這樣交談著又前行了十幾米,石板參道與一條更寬闊的道路直角交匯。
“看來這邊才是正規的參道呢。”
“我們是從岔道誤入的嗎?”
“原來剛才還不算進入神域啊”
一行人自然地向左轉去。
理由正如前文所述:左側築有石牆,而按照慣例,重要建築總是建在地勢較高處。
雖說所謂的石牆也不過數米高而已。
右側方向延伸著約兩百米的石板參道,盡頭處可見一座因下坡地勢而清晰可辨的巨型鳥居,其規模之大甚至扭曲了遠近感。
從此處望去,丘頂恰好嵌在鳥居框架之中,儼然一幅足以入選百大景觀的絕妙構圖。
拓寬的參道兩側等距排列著石燈籠,左側可見乾涸的淨手池,右側則殘存著幾近坍塌的攝社或末社。
三人沒有對這些景物發表評論,她們已抵達石牆前的階梯。
在踏上石階前,他們穿過今日遇到的第三座鳥居。
與前兩座不同的是,這座鳥居懸掛著破舊的注連繩,且規模較第二座更為宏大。
石階雖未崩塌,但隨處可見的深深裂痕中頑強鑽出幾叢野草,三人並排踏著臺階一步步向上攀登。
領頭的鐘麗亞森打頭陣,阿形狛犬與吽形狛犬石像分立左右守護著登頂之路。
坡度依舊陡峭,好在臺階高度均勻,走起來倒不費勁。
“嚯......”
不知是誰倒抽了一口冷氣。
石垣之上的庭院比想象中更為深邃,正面的拜殿勉強維持著昔日輪廓——瓦片剝落,簷角傾斜,好些木板門早已不知去向。
然而那恢弘的架構歷經歲月洗禮,至今仍以十足威儀迎接著AKO她們三人。
飛簷翹角上殘存的雕花瓦當,欄杆間斑駁的金漆朱彩,寬闊木板迴廊與銅綠厚重的賽錢箱,都在無聲訴說著往昔榮光。
最震撼的當屬拜殿後方那株巨木。
它從環繞社殿的樹海中拔地而起,高度與粗壯程度都堪稱驚人。
AKO仰頭望著,滿腦子只剩一個念頭——真大啊。
就在AKO出神凝望著奢華拜殿的當口,鍾麗亞森已經悄然低頭致意。
沒想到她竟是注重這等禮數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