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顧寧虛報一歲,謊稱十六歲,那便是有兩年的時間來修行,如此雖然驚豔,但大家還是能夠接受的。
莫沉不得不承認,對方虛報了一歲,這一步做得極好。
路上圍著的路人百姓,紛紛低聲議論著,可卻沒有人知道這個戴著斗笠的男子,到底是何人。
莫沉無法窺天機得到對方的回答,所以他便開口道:“如果你改變主意,我在太浮山等你。”
說罷,他便走入了人群裡,消失在眾人的視線當中。
顧寧眼瞳微微一緊,看著莫沉離去的背影,心裡頭隱約有種覺悟。
如此,太浮山這三個字,終於在廬州城傳開了。
……
當天下午。
各大客棧,酒樓幾乎都在談論著這件事。
如果有誰不知道,那肯定是孤陋寡聞了。
那可是百青榜第十九名,竟然被一劍擊敗,而且對方還是手持樹枝,無疑讓人為之驚歎。
而且這個戴著斗笠的人,自稱已經到了三十六週歲,剛好超過聖地招收弟子的年齡範圍,實在太過湊巧,很難讓人不生出一絲疑慮。
最為關鍵的,十六歲的天才修行者,被挑選為聖子的顧寧,認識此人,並且談及的話語也是極為敏感,讓人迫切想知道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廬州城哪怕是擺攤賣煎餅的大媽,哪怕不知道百青榜意味著什麼,也絕對知道聖子意味著什麼。
畢竟古神廟,那是宋朝無人無知無人不曉,所有人都向往的聖地。
當然,眾人都希望從聖子嘴裡,聽到更多有用的訊息。
但有資格接觸聖子的人,卻沒有幾個。
所以他們只能沿著另一個方向去打聽斗笠人的身份,那就是太浮山。
此人揚言,會在太浮山等著顧寧。
所以,當天晚上,就有不少於三十封密信送了出去,並且都明確嚴肅地提及“太浮山”的字樣。
徐流山丟掉了家傳的寶劍,實在有愧於先祖,所以他比其他人,更加盼望查明對方的身份。
他心裡頭甚至期盼那是一名大人物,越厲害越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他敗了便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廬州城如今出現的,可不僅僅是宋朝的修行者,可惜斗笠人只出了一劍,所以沒辦法憑藉其修行的功法,或者劍法來斷定來歷。
不過,耳目眾多的大家族,倒是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口。
那便是斗笠人,似乎與一名叫做徐勝的男子有交情,兩人曾經在酒樓處攀談。
此時此刻,在廬州城掀起風雨的莫沉本人,已經離開了這片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