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糧的價格越高,卻越收不到糧食。”
晚上李三郎回來稟告後,顧長樂都一臉的好奇。
她看向蘇譽:“夫君這一招,倒是狠。”
李三郎有些訕訕地撓撓頭:“我沒搞懂。”
“姑爺這麼高的價格收購糧食就算了,還一陣接著一陣的抬價,這不是永遠都收不到糧食麼?”
今天九十文還能收到一點糧食。
可漲到一百文,就一點都收不到了。
到了一百一文,就更不用說了。
大家都趁著宵禁之前,趕到了糧行去想採購高價糧,準備囤積著等倒賺一筆。
他們豈不是更無人問津了?
這樣一來,他們姑爺和小姐什麼時候才能買到足夠的糧食去賑災?
倒是見識了蘇譽這一番操作後,顧長樂很快就想通了。
她笑道:“價格越高,自然越是收不到糧食。”
“但明日降價之後,就不愁收不到了。”
李三郎有些傻眼。
“啊?高價收不到,但價格降下來就能收到,這般神奇?”
顧長樂也說不懂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原理,但她大概能想通其中的關節。
蘇譽這樣短時間內把收購糧食的價格一抬再抬,家中有餘糧的人自然都會開始張望,總想著等到一個再高的價格再出手賣糧。
糧行那邊自然不必說。
可這再高的價格,一旦開始回落,這些人就會開始擔心了。
從一百一十文錢掉到一百文的時候,就會後悔自己沒有在一百一十文的時候賣出去。
等掉到九十文錢了,估計就要坐不住了。
不少人就要開始脫手,擔心自己手中的糧食換不來更高的價格。
但先前漲到過一百一十文錢,外來的糧食又還沒到,大部分人自然還是不甘心脫手。
自然還是會選擇繼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