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譽的考號是地字頭,離中間考官的住所很近,因此環境挺好。
幸好不是靠近茅房的地方,蘇譽鬆了一口氣。
考號很小,裡面也髒。
蘇譽先把用作寫字板和晚上拆下來當床板的那塊木板拆下來,直接放在考號前拍了拍,又拿布巾擦了幾次。
這才進去考號看了看。
前面一直下雨,這考棚裡有些角落還是溼著的,一股子黴味。
蘇譽皺了皺眉頭,隨意搞了搞衛生,拿出自己防雨的布簾一蓋,直接眼不看為淨。
拿出藥粉,在號房周圍灑了一些,便算是處理好了。
和他同樣只隨便搞搞衛生的考生們不少。
有些甚至都懶得打掃,就拿袖子隨意掃了掃要寫字的板,便趴在上面補覺。
蘇譽倒是不困,拿出自己的筆墨開始擺好,準備磨墨。
開考的鐘聲響起。
鄉試終於要開始了。
拿到試題後,蘇譽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百姓足, 君孰與不足。”
“這麼長的題目......”
院試時候,張學政出的題目,是兩個字。
因為是兩個字,所以破題的思路可以有很多。
大家能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來破題。
而且這樣不容易偏題。
到了鄉試,這一整個長句,就相當於指定了內容。
若是內容寫偏了,那文章也就廢了。
所以這時候,開始真正比較的,就是個人的文學功底,寫作水平了。
科舉第一篇文章,是重中之重。
這篇要是寫不好,後面寫得再好也可能白搭。
蘇譽靜了靜心,開始想自己應該如何寫這篇最重要的文章。
“民既富於下, 君自富於上。”
最終,蘇譽決定了自己的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