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有云:伯牙鼓琴,六馬仰秣。連馬都仰頭起來聆聽,人怎麼就聽不懂呢。”
“就是嘛……”戰英開心的看在拓跋道。
顧傾城繼續微笑道:
“伯牙的知音鍾子期,還是個樵夫呢,不是一樣能感受到高山流水之音,而與伯牙傳為千古佳話?”
“還是顧小姐通情達理,善解人意。”戰英仰慕的看著顧傾城。
“還看!”拓跋將他的頭扭開,將他踢開。
巨鷹崖外氣勢磅礴的瀑布,霧氣氤氳,如夢如幻。
拓跋拿出腰間玉笛,看著顧傾城道:“你我便合奏一首《高山流水》如何?”
“好。”顧傾城微微頷首,與他試和了一下音。
於是他們於巨鷹崖上,拓跋瀟灑吹笛,顧傾城手撫綠綺,合奏起《高山流水》。
顧傾城手法嫻熟,如行雲流水,彈奏中用了大量的“滾、拂、綽、注”的手法,模仿水流湍急的情形。
拓跋越來越震驚的看著顧傾城,幾乎忘了吹笛。
整首曲子由最開始的自由跳躍到**的急湍奔流再到最後的餘波激石,描繪了一幅“淘淘長河,浮游大地”的旖旎風光。
她一邊彈奏,一邊吟誦著: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韻依依
世上知音難再覓
伯牙撫琴遇子期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人生難得一知己
伯牙子期琴相系
尋遍天涯覓知音
才知雨中悄然立
摔碎瑤琴鳳尾寒
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
欲覓知音難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