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太子安,穿著華服,神色嚴肅,倒是有些大家的那個味道了,他覺得自己如今是在幫著皇帝辦事,便以大臣之禮來拜見,劉長看著他這副裝大人的樣子,饒有興致,揮了揮手,讓他坐在自己的身邊。
“陛下!兒臣已經發動黃老諸多學派來一同整理墨經,新增了很多內容,除卻黃老之外,還有少府令張公,奉常陸公,太學祭酒浮丘公等人參與進來,他們寬容大度,為了儲存失傳之學,不顧私人的恩怨,請陛下賞賜他們!”
“好,朕知道了。”
“黃老的王公願意派人在太學傳授墨經上的知識,尚方令陳公也沒有反對,今後的墨家,便以技術,致知學為主....”
劉安講述了起來。
“哈哈哈,做的好,不愧是朕的乳虎!祿!賞十金!!”
劉長大手一揮,劉安卻格外的激動,再早熟,終歸也只是個孩子,滿臉堆笑,急忙拜謝。
“阿父,少府令張公還特意讓一位有才能的人來參與進來,共同整理編寫....兒臣不敢自己拿定主意啊。”
“哦??是那位大賢啊?”
劉安一拜,“正是阿父。”
“朕??”
劉長看起來有些驚訝。
劉安認真的說道:“張公說:當初的《數經》就是您來編寫的,編寫制定新數之後,發與各地,讓官吏們學習,用來處置所遇到的事情....隨後您又親自編寫了《新文》,張公按著您的書,方才有了如今的文字....”
早年的劉長憑藉著夢裡的知識,曾將繁瑣的數字改進成了後時的“通用數字”,對數學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後按著這個新數字制定了官吏實用般的《數經》,其中包括了很多數學符號,成為了官吏們實用數學的第一範本。
陛下善數,這個在天下都是公認的,哪怕是最厭惡劉長的齊人,對《數經》也是愛不釋手。
後來,劉長又簡化了文字,將這件事交給張蒼來做,張蒼按著劉長的版本做出了新的文字,進行推廣。
很多人都知道秦王車同軌,書同文的政績,卻不知道,高皇帝其實也是這麼做的,而且跟秦的有些不同,後來封建王朝所運用的那一套,其實是漢所制定的,當然,漢也是在秦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兩人的功勞都不能被忽視,秦的規範是丞相李斯所制定的。這位在歷史上爭議極大的狠人,但從這個方面來看,對華夏的功勞還是挺大的。
至於大漢的度量衡等規範,那就是張蒼所制定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怎麼說呢,嚴格來說,還是荀子的功勞最大。
劉長常常吹噓自己“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半”的功勞,倒也不是完全在吹噓,如今的車軌,文字,錢幣都跟當初的不一樣,尤其是劉長所制定的新貨幣,也就是如今流通的大漢五銖錢,徹底改變了秦國時混亂的貨幣體系。
在秦二世時期,貨幣體系非常的混亂,這種混亂持續到了呂后執政期間,方才進行了變革,而其中以劉長的改革最為徹底。
劉長可不跟你講道理,直接下令將各地的鑄幣機構搗毀,將私鑄的錢幣運到長安來進行燒燬,鑄幣大權完全收回廟堂,不許任何私人地方進行鑄幣,諸侯國也不再允許鑄造,他還設立了一個衡水都尉的職務,來擔任鑄造錢幣和發行錢幣的大事。
如今的衡水都尉叫石奮,這個石奮當初是服侍高皇帝的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