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又看向了周勝之,“勝之,這水戰就要交予你來操辦了...包括遭遇,登陸,都需要你來指揮。”
劉長將周家倆兄弟分別委任,一個負責水戰,一個負責陸戰。
最後當然就剩下劉長和夏侯灶了,沒得說,這倆是要負責衝鋒的。
呂祿是要安排在樊伉的身邊,與他一同保障後勤。
竇廣國要安排在周勝之的身邊,為他出謀劃策。
而張不疑要跟在劉長的身邊,為他溜鬚...出謀劃策。
做好了人事上的安排,眾人就開始吃起飯來,要在扶南國休息三天,然後直接前往身毒,從身毒的樓船港直接前往安息,這是劉長原先的計劃。
竇廣國坐在了劉長的身邊,手裡拿著報紙,低聲講述了起來。
“陛下,太子已經下令,要讓晁錯返回廟堂,暫且代替張相,來負責各地的奏表....”
張不疑耳尖,頓時聽到了這句話,他只是瞥了一眼,就沒有在意,對他來說,這些都不重要。
呂祿卻開口說道:“陛下這前腳剛走,太子就想要啟用晁錯了,這是不是有些太冒險了?”
說起來,呂祿對這位太子還是非常的擔心,始終沒有太信任他。
劉長卻完全不在意,“想要啟用誰,這是他自己的事情,與我何關?況且,晁錯不足以來擔任左相嗎?”
竇廣國笑了笑,“晁錯當然是有這個能力,但是臣擔心,此人一上任,又開始講述自己那削藩的主張,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啊,諸侯王們現在是最敏感的時候,他們只信任陛下而不信任廟堂...晁錯到達廟堂,會讓諸侯王們更加的不安。”
“不要將一切都怪在晁錯的頭上!”
劉長很是不悅,他皺著眉頭說道:“晁錯並非是最後的發號施令者,主要的還是看誰來用他....地方的諸侯對廟堂那般的恭敬,劉安除非是瘋了,才會讓晁錯去處置地方的諸侯....勿要杞人憂天,晁錯只是激進了點,他不是瘋子。”
竇廣國頓時不再多說。
在劉長前往扶南國的這段時日裡,廟堂裡也出了不少的大事,劉安將自己的兩個心腹安排在了軍隊裡,讓程不識來統帥北軍,讓張夫來統帥南軍,對這個做法,劉長表示讚歎,這豎子終於學會了用人。北軍是負責整個內史地區的安全,故而需要一個極為穩重,不會出任何紕漏的人,而程不識顯然就是這樣,當初程不識在兵學的時候,李左車對他有過評價:你不能輕易擊敗敵人,但是也沒有人可以擊敗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傢伙的穩妥是刻在骨子裡的,每次遇到戰事,首先想的是如何不被敵人擊敗,他或許成不了韓信,周亞夫,周勃這樣的名將,但是他就是遇到這個等級的敵人,只怕也能支撐很久很久,因為他太穩了,太苟了,任何誘敵,佯攻之類的計策對他都是無用的,讓他來負責城防,再合適不過了,壓根就沒有人能讓他中計,能打破他所鎮守的地區。
至於讓張夫來統帥南軍,這就更適合了,張夫這個人嘴臭,脾氣火爆,性格魯莽,但是有一點...此人非常的勇猛,善戰,而且對太子格外的忠誠。
而南軍是負責保護皇帝的,駐守皇城的。
劉安身邊站著這麼一個人,誰敢來皇宮對皇帝指指點點的?怕不是當場就要被張夫砍掉腦袋?
對這兩個人的安排,那是真的很不錯。
另外,太子還提拔了一些自己的心腹,他將自己的門客們分到各個地方,出任很重要的位置,同時將一些心腹放在了廟堂裡,將太子派打進了廟堂的治理核心之中,這一切行為讓劉安都逐漸有了實權,哪怕是在廟堂裡提出要讓晁錯回來這樣的話,還能得到不少人的贊同,這些贊同者就是太子一派了。
劉安還拉攏了一些中立者,如郅都,劉禮等人,如今都是劉安的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