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劉長很是遲疑,不知該如何與皇后說,也不知自己該說什麼。
曹姝大概看出了他的窘迫,臉上沒有絲毫的悲傷,只是平靜的說道:“你離開之後,我就要將遷和徹接到皇宮裡,讓他們來陪著我...再過兩年,胡或許也得接到長安裡了...反正陛下是不必為我擔心的,陛下這次出征安息,這是國家大事,陛下要多珍重,照顧好自己,莫要再如年輕時那般衝鋒在前,陛下的年紀也不小了....”
“姝啊,我是不是有些太自私了?”
“怎麼會呢?陛下心繫天下,心繫大漢,這樣的人如何能被稱為自私呢?但願家中孩兒都能與您這般,那我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賜和良的婚事,我也會盡快安排,是這樣的,我聽聞秦同將軍對賜頗為喜愛,過去也曾上書為他開口,我知道這是一個沉穩的將軍,為人正直,他家中女兒,定然也不差,雖然年長一些,但是嫁與賜為妻,也是好的。”
“若是不年長一些,如何能管的住這豎子呢?這豎子在夏國,就失去了制衡,肆意妄為,得找個賢惠的人來管著他,莫要讓他惹出什麼亂子。”
“陛下覺得呢?”
“我覺得可以。”
“至於良這裡,我也有些想法,你看呂祿的女兒如何?”
“啊???”
劉長瞪圓了雙眼,茫然的說道:“呂祿的女兒還不到十歲吧!”
“又不是現在就讓他們成家,可以等一等啊...您就說合不合適?”
劉長頓時有些遲疑,摸著自己的下巴,“這都第三代了,怎麼還找呂王后啊?你是不知道,諸侯王們聽到姓呂的王后,大多都有些害怕,不過,怎麼說呢,祿是我的兄弟,他的為人,我是知道的,他的女兒雖然年紀小,但是為人很乖巧,嫁給我的兒子,倒也無礙....現在呂家動盪,若是讓北地王迎娶呂家女,也能對外表達出我的意思,保一保呂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長頓時就想到了很多,最後,他點了點頭。
“好吧,若是呂祿同意,我也沒有什麼意見。”
曹姝很開心,當下就準備操辦這件事。
呂祿當然是同意的,北地王是個很乖巧的孩子,沒有任何的惡劣習慣,跟他阿父截然不同,而且,呂家在這個時候也確實需要一個保護者,劉良性格軟弱,也需要一個比較給力的後族。這些時日裡,郅都四處行動,抓了不少呂家之人,在清算了呂家之後,郅都將手裡的刀頭一轉,開始追究那些彈劾呂家的官吏們的責任。
郅都查出這些呂家人過往的罪惡,隨即開始質問:過去他們犯罪的時候你做什麼去了?為什麼要等到現在才說?還敢說你過去不是在庇護他們??
於是乎,這些趁機刷聲望的人就倒了大黴。
郅都向來是個很正直的人,不為外物所動,沒有人能收買他,也沒有人能改變他的想法,說抓就抓。
針對呂家的聲浪總算是少了很多,可呂家人依舊不太安心。
與皇家再次聯姻,在過去對呂家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在如今卻是很難得的。
呂祿共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他的長子留在了建成侯國,小兒子在縣學,似乎是跟劉遷在同一個縣學,叫呂孟,長女嫁給了劉章....劉章的原配夫人病死,呂后就令呂祿將大女兒嫁給了劉章,劉長也就沒有反對,劉章的年紀跟呂祿差不多,卻變成了呂祿的女婿,因為劉章的特殊性,他平日裡也不敢與呂祿多接觸,哪怕遇到了,也是以同僚之禮,不敢以父子之禮,若是妻子想念,就讓她們自己前往,自己絕對不跟著去。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劉章負責繡衣,怎麼敢與他人變得如此親密呢?
想來,這也是太后給與呂祿的一道護身符,在太后逝世之後,很多人都遭受了彈劾,而呂祿卻沒有,這裡也未必就沒有這個繡衣頭子的作用。
而呂祿的小女兒,卻還留在他的身邊。
若是將小女兒嫁給北地王,那呂祿就同時擁有了兩個當諸侯王的女婿,放在大漢也是很厲害的人物了。
另外,呂祿的長子迎娶了楚王劉交的女兒,也就是當今楚王劉郢客的妹妹...在這個時代,禮法並不強大,輩分之說不怎麼被重視,例如相同的老師可以在教導完父親後繼續教導兒子,成家的時候也是不在意這些,只要不是同姓,沒有太近的血緣關係,都能婚嫁,甚至有兄弟兩人,一人迎娶其母,一人迎娶其女的情況,後來禮法愈發強盛,很多行為都逐步被禁止了,且不提這些,就說呂祿的女婿和兒媳,就能發現,天下仲姓,莫過如此。
就在眾人都開始準備著出征的時候,劉長也是做起了準備。
他這些時日裡沒有再前往上林苑,陪伴在自己的幾個夫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