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再次行禮,其實,他們心裡都明白,郡守不是擔心耽誤自己的行程,他是擔心影響耕作和收成。
郡守這個人,接觸多了就會知道,面冷心軟。
送走了眾人之後,陳買回到了內屋,他的夫人已經開始領著僕人收拾家裡的東西。
陳買卻不願意搭理這些瑣事,轉了幾圈,就回到了自己的書房,再次拿出了蜀郡各地的詳細情況,皺著眉頭,對比了起來。
就在陳買認真核實,想著該如何更好的幫著陛下貫徹細治政策的時候,一人直接闖了進來。
能往陳買這裡闖的,自然不是什麼外人。
正是陳買的兒子陳恢。
陳恢年紀並不大,可個頭卻不小,陳平的個子就很高,比武將們還要高出許多來,陳買比他阿父要矮了一點,可到了陳恢,這血統似乎又回去了,個頭長得極快,五大三粗的,他急切的闖進來,直接坐在了陳買的身邊,瞪大了雙眼,“阿父?我們要回去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我要回去。”
陳恢一愣,急忙問道:“那我呢?”
“伱還是要留在這裡,繼續你的學業。”
陳買在當地找了個隱居起來的賢才,讓他來教導自己的兒子,這位賢才是個法家的大人物,聽聞其先祖曾是呂不韋的門客,編寫過《呂氏春秋》,後來前往巴蜀來躲避戰亂,家裡有不少的珍藏,陳恢跟著那人學習法家的知識和道理,到現在,也算是中等的水準,在陳買看來,還是很不成器的,空有其表,沒有什麼真正的才能。
陳買的妻子曾希望將兒子送到太學裡,陳買卻很生氣的質問道:“難道你想讓我被長安的賢人所恥笑嗎?!”
聽到自己要留下來,陳恢的臉上喜憂參半。
他也不太願意跟阿父待著,能離開阿父的監督,是一件好事,可是他又有些捨不得阿母。
“恢啊,你大父是天下公認的賢相,我的才能尚且不如他的一半,每次想到這件事,我都會因為擔心墜了他的顏面而擔憂,如今你的天賦在地方才俊裡不算是最頂尖的,我之所以不讓你前往太學,是因為怕你在那邊沉迷與他人的奉承,不安心與學業,這學問不在掌握多少,而是在掌握的程度上,如今你雖然只有一個老師,但是如果你能掌握他全部的本領,將來也足以擔任一方大員了。”
“我離開之後,你一定要專心學習,不要為外物所動,要本分...”
陳買囑咐了很多,陳恢低著頭,認真的聆聽。
到了次日,陳買就離開了此處,朝著長安去了。
只是,他沿路還要去見一下自己的老友,巴郡的灌阿。
因為先前早就給他寫了書信,灌阿便領著人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等待了起來。
陳買的模樣大變,臉上或多或少的有了皺紋,看起來不再年輕,歲月的痕跡很是明顯,可灌阿就不同了,這廝看起來依舊是細皮嫩肉的,還是原先那個模樣,當真是一點都沒有變化。
當他笑吟吟的走到陳買面前的時候,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差了輩呢。
陳買也很是狐疑,上下打量著面前的灌阿,“你這廝怎麼看著還越來越年輕呢?”
灌阿笑了起來,急忙拉住陳買的手,“沒辦法,我如今輩分小,自然也就顯年輕...”
兩人雖然相鄰,可並非是能常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