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不疑轉頭看去,卻看到開口的是一個老人,張不疑只覺得他有些眼熟,忽然想起了他是誰,“公羊壽?哦,對,你被貶到了此處。”
“你有什麼想法啊?”
“此處跟唐國不同,這裡是蠻夷佔據多數,用大漢的技術來發展他們,這簡直就是養虎為患,想想擁有完成冶煉技術,農業技術,甚至懂得兵法戰略的數十萬騎兵徘徊在長城外...誰敢保證日後不會出什麼問題呢?”
公羊壽操著一口楚語,“絕對不能急著讓他們掌握這些,不能推廣!”
“你懂什麼,呵,你連你那個弟子都不如,你看不出傅相的想法嗎?傅相是想控制上層,將上層變成徹底的漢人..由漢人來統帥這些胡騎,想想,若是讓陛下這樣的猛士統帥數十萬披甲的遊牧精騎,身毒人還敢多嘴?幾個月就可以衝到身毒,殺的他們城破人亡...甚至可以一路以戰養戰,打到安息去!這才是陛下要收復草原上各個遊牧部族的原因...”
又有人開了口,張不疑再次看去,此人卻是黃老學派的王高。
哦,對,你也被貶到了這裡。
這夏國倒是人才濟濟啊。
傅清並沒有參與身後那兩人的爭辯,只是平靜的說道:“張相...當初的冒頓都能強勢的收復這些部族,將他們締造成一體,沒道理我們就做不到....我們的實力比冒頓還要強大,無論是軍事,還是文化,或者是經濟,我們想要整合部族,那是要比冒頓更加迅速的,我相信,只需要五十年的時日,就能讓這些人完全歸順,現在不少部族的首領,都開始採取大漢姓氏,穿大漢的衣裳,採用大漢的風俗,他們與匈奴不同,甚至都沒有自己的語言,採用的還是匈奴語言...您不必太擔心。”
“況且,這些部族的潛力,您也是看到了,若是能徹底整合草原,那夏國起碼會有六七十萬的百姓,其中三十萬人都能上馬作戰...若是由夏王帶領這些騎兵,將來是攻打身毒,還是討伐安息,都很是便利,他們可以一路遊牧一路作戰,不像大漢的軍隊那樣對後勤需求巨大,將來或許真的能....”
傅清沒有明說,張不疑卻明白了他的意思。
“萬事都是有利有弊的,陛下既然允許你這麼做了,那這件事肯定就是利大於弊的!”
“陛下在長安,常常唸叨著安息王,還有一個叫騾馬的,聽聞那裡都非常的遙遠,或許你這夏國騎,將來能為陛下實現那大志向吧。”
傅清急忙再拜,隨即,傅清遲疑著說道:“張相,臣聽聞,陛下以吳王為御史大夫...”
“陛下這麼做,當然是有自己的道理,你我都是蠢笨之人,不能理解陛下的心思,陛下乃是天人,先用晁錯來治諸侯,現在大概是以外王來治內臣...自古以來,如陛下這般英明的君王,是不曾有過的...我有不少文章,都是關於陛下的,你不是要教化那些胡人嗎?就用我的文章來進行教化吧!”
王高忍不住開口說道:“張公的文章,只怕是不好拿來教化啊,太過,怕適得其反...”
“我曾讀過張公的十餘篇文章,各個都是相同的風格,為陛下歌頌功德....這樣的文章,挺適合教化宮內的近侍...”
“呵,老狗...你懂什麼,就是要讓胡人知道陛下的天威,這才是最好的教化之文,像你寫的那些狗屁文章,最適合教化溷藩裡找不到土塊的人...”
“你敢辱我?!”
“我還敢入你呢!!”
兩位大家險些就要互相掐脖子,傅清卻長嘆了一聲,“陛下多愛夏國,派來各類的賢才相助...臣很是感動,但是賢才太多,若是張相回了長安,勞煩告知陛下一聲,往後有這樣的賢才,請先考慮一下西庭國....我聽聞那邊也挺窮苦的....”
ps:時有大儒壽,感帝仁德,自請與夏為吏,以報君恩;有大家高,無甚品行,貶與夏。
——————《聖略》
喜歡家父漢高祖請大家收藏:()家父漢高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