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家父漢高祖> 第679章 定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9章 定製 (2 / 4)

“若是陛下覺得難辦,我倒是有個想法....”

“你說。”

“可以將這件事上書至長樂宮。”

劉長很是不悅,“阿母都這般年紀了,難道還要讓她做這些事情不成?為人子,豈能將遇到棘手的事情就丟給自己的阿母呢?成何體統!我大漢以孝治國,你難道不知道嗎?!”

“仲父,是我考慮不周!”

劉章急忙行禮認罪。

劉長大手一揮,“將你查到的東西送到劉安的府邸去吧,讓劉安自己去解決!”

“啊?”

“我大漢以孝治國,朕也是在想辦法讓那豎子有個盡孝的機會!”

“陛下英明!!!”

劉安當然不知道劉長已經將棘手的問題直接丟給了自己,他如今還在熱火朝天的操辦著州刺史的事情,州刺史並非是劉安臨時起意,其實早在劉盈執政的時期,因為御史監的不作為,就有群臣提議加強地方的監察權,其中包括了很多思路。而州刺史只是其中一個思路而已,劉安在翻閱了大量的書籍後,認為這個政策挺適合如今的。

劉安跟晁錯聯手,想要限制各地的外王,這次也能看作是劉安對地方的再一次出擊。

將地方劃分為不同州後,設立的州刺史是直達天聽的,他們本身沒有實權,不能插手地方的事情,卻可以凌駕在郡縣之上,甚至是在封國之上,諸侯國當然也能監察...這不是簡單的派個人去監察地方,而是要將大漢繁瑣且無用的監察體系聯絡起來,三位一體,首先就是御史府,然後是刺史,最後才是郡縣鄉里的監察部門,三者結合,從而形成一套監察上下的完整體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安麾下門客極多,有能力的人更是不少,他們給劉安的上書,可謂是應有盡有,他們大多年輕,敢想敢做,劉安在先前又積累了大量的行政經驗,整個人愈發的成熟,威望也是與日俱增,張釋之都不敢輕易來拿劉安刷聲望了,因為張釋之就是被劉安所釋放的,而且劉安還插手了大漢的律法,劉安對法家的學說也頗有研究,劉安在廷尉曾召開了一次會議,探討如今的律法,在那次會議上,他大殺四方,說的諸多法家賢才們無言以對。

只有晁錯能與他抗衡,而在談論學問的同時,劉安說出該完善大漢如今的迴避之律法,晁錯一反常態,表示絕對支援太子!

劉安所設想的迴避法,正是未來大漢三互法的雛形,這是一種針對當今官吏和豪族的律法,具體來說,就是看籍貫,聯姻,出任等情況,比如伱是趙國人,那就不能在趙國擔任官職,若是你與趙國人聯姻,那就不能在趙國擔任官職,若是你曾受到過趙國君王的恩惠,那你就不能在趙國擔任官職,如果一個楚國人在趙國擔任官職,那趙國人就不能在楚國擔任官職....

這當然是為了杜絕官員勾結,豪族坐大,彼此牟利。

這個太子是不太好糊弄的,單論學問而言,劉長這一脈的腦子都長在了他的身上,導致其餘幾個兄弟看起來都不是很聰明。

在諸多門客的相助下,劉安完成了對天下各州的劃分,劉安將天下劃分為了冀,幽,並,涼,青,兗,徐,豫,揚,荊,益,交,西,朔,倭,司隸等十六個州,這些州還是非常大的,例如朔州,就囊括了夏國和部分大漢直屬的部分北方邊塞郡縣,幽州更是囊括了燕國以及周邊諸郡,交州囊括了南越國和吳國的一部分,益州囊括了巴蜀和滇國,西州囊括了河西部分地區和西庭國北庭國,倭州是倭島以及周邊的島嶼。

可以預料,所有上任的刺史,都要承擔很重要的職責。

而就在劉安忙碌的時候,劉章忽然找到了他,將上書丟給他後,匆匆離去。

只留下一個劉安看著手裡的文書在風中凌亂....

坑兒子啊!!!

.......

“晁錯!!”

聽到有人站在御史府門口,對著御史大夫直呼其名,在這裡辦公的官員們都嚇了一跳,有幾個人直接摸著劍就起身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