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家父漢高祖> 第496章 朕似乎知道正確答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6章 朕似乎知道正確答案 (2 / 4)

“仲父的意思是,我該自盡以謝天下?”

陳平並不害怕,他只是笑了起來,“我只是想告訴陛下,這樣的事情,是沒有辦法徹底改變的,陛下名下有無數官田和共田,這些都是用以賞賜有功的將士,或者作為國庫的開銷,而陛下若是將這些耕地分給百姓,那這些耕地很快就落在那些地方豪族的手裡...若是不分,那大族手裡的耕地,又如何要分給百姓呢?”

“陛下若是要徹底解決,那就將天下的耕地都變成自己的官田,然後租給百姓們來耕作,嚴禁買賣,只能轉讓耕作權...不過,那樣一來,風險巨大,陛下可能會成為天下之公敵,哪怕是那些尋常百姓,都不會覺得陛下是為了他們好,他們只是覺得您在奪走他們的土地...而那些沒有土地的餘丁,陛下覺得,給豪族當佃戶和給陛下當佃戶,又有什麼區別呢?”

陳平輕聲說著,長嘆了一聲,“這世上,終有些事,是人力所不能改變的。”

劉長一直都是在眯著雙眼,“那就是沒有辦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倒也不是....或許可以解決,不過,現在還不是那個時候,目前所能施行的辦法,可以分成三種。”

陳平沉思了片刻,又說道:“這第一種辦法,是透過法令來禁止土地的出售,只是,一味的嚴禁土地買賣,有利自然也有害,陛下可以加強對土地買賣的管理,如今有土地買賣,是要三老之商談,陛下可以委與縣中,或許能避免強買以及人禍的出現,成效不能徹底,卻能避免一些。”

“這第二種辦法,就是透過稅賦的方式來進行,國庫的重要來源是口賦,高與田稅,當然,如此國庫的開源是會很高,可這對百姓不利,卻對豪族有益,若是陛下能重田稅,輕口賦,改變如今的稅賦方式,有耕地的大族壓力劇增,而無土地的百姓則是沒有口賦的巨大壓力,那他們也就不必賣身為佃戶,可以經營其他行業,謀取生機....”

劉長忍不住的打斷了陳平,“仲父是說,按著耕地數量來收稅,不按著人丁來收賦?”

劉長敢不斷的降低田稅,歷史上的漢文帝甚至敢在某段時期直接免收田稅,這是因為大漢的主要收入並非是田稅,而是口賦或是算賦,稅和賦是不同的,什麼是賦呢,口賦,就是大漢境內活著的每個人都要交錢給皇帝,最初,這個是錢是120錢,無論你是老是幼,是男是女,都必須要給皇帝交錢。

這就是陳平將劉長稱為天下最強大族的原因了,您可是跟全天下人收錢的。

哪怕你失去了耕地,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窮的快要餓死了,這120錢伱還是得繳納的,當然,劉長時期的口賦是70錢,對了,這個錢是可以透過等價的糧食和布帛來代替的。

這個“口賦”的形式在明末達到了頂峰,逼的農民起義是一波又一波,在清朝時得到了一定的解決,也就是“攤丁入畝”,康熙以五十年的口賦人丁稅為規定,下令往後的新生子不必再繳納人丁稅。

而雍正更進一步,將固定下來的人丁稅直接分攤到土地稅裡,佔地三十畝以上的苦不堪言,三十畝以下的幾乎不需要承擔這壓力。

這就導致了清朝的人口大爆炸,很多人以為這是因為美洲作物的傳入,實際上新作物的傳入是很早的,在明中後期就已經傳入,而產量暴增是在新中國時期了,就是在民國時期,新作物的耕作面積依舊很小...這位被自己的十全兒子看不起的皇帝,大概才是清朝真正的奠基者,給與了兒子揮霍無度的本錢,卻是什麼好名聲都沒撈到。

事實證明,哪怕是在我大清,得罪了老爺階級,名聲依舊會很差。

“不能廢除人丁稅,否則國庫即刻崩潰。”

陳平搖著頭,他一直都很擔心劉長找自己問策,主要就是這廝的行為太過極端,無論自己說什麼,他都恨不得十倍的去執行,自己說輕口賦重地稅,這廝已經想到要廢除口賦,廢除可還行,今年廢除,明年大漢連俸祿都發不起了。

大漢還沒有這樣的資本,若是劉長真的這麼做了,那陳平就該為自己考慮個幽或者厲的諡號了。

“那該如何均衡這稅和賦呢,怎麼才能將國庫的收入來源從賦轉移到稅上呢?”

陳平對劉長打斷了自己的做法還是不太滿意,他嚴肅的說道:“還有第三種。”

“這第三種,就是從根本上解決,廢除土地私有,不許買賣,將天下的土地都收回廟堂,透過長期租種的方式給與百姓,百姓能用耕地,卻不能將耕地當作自家的家產隨意變賣,由廟堂來進行所有的開墾之事,土地的使用者可以更改,卻一直都要歸廟堂所有....這是古代的作法,想要在如今推行,難度極大。”

劉長頓時沉默了下來,認真的思索著陳平所講述的幾種辦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