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家父漢高祖> 第539章 先宰豬,後宰天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9章 先宰豬,後宰天下 (2 / 4)

“您來的正好啊,他們正在為朕解說春秋,來,請您坐在朕的身邊,一同來聽!”

雖說浮丘伯並非是公羊學派的人,但是他因為公正的態度,公羊壽他們也很敬佩他,浮丘伯坐在劉長的身邊,對劉長叫來自己的原因卻心知肚明,胡毋生繼續開口訴說,浮丘伯時不時低聲給劉長用最通俗的話來進行解釋。

劉長這次是終於聽懂了。

大復仇其實只是公羊學派的一個理論而已,這個學派相對其他儒家來說,要暴躁很多,是屬於儒家裡的鷹派,很是兇惡,在他們強勢的時候,幾乎是按著百家來打,而且還是物理意義上的打,在很長的一段時日裡,春秋其實都是指公羊春秋,穀梁是後來才插足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們與尋常的儒家不同,他們的復古是大一統,他們追求的是對外出重拳,對內也要出重拳,亂臣賊子,各個都得死,尊王攘夷,外頭的也得死,妨礙大一統,妨礙中央集權的,通通給爺死。

因此,若是有人挑燈夜讀春秋,千萬不要覺得這個人會是一個謙遜有禮的知識分子,他讀的可能是公羊春秋!

他們各個佩劍,最先提出“使命”的就是他們,而在此刻,他們只是一個儒家內很虛弱的學派,甚至連書籍都沒有...悲慘到了極點,可是在王朝開拓的初期,他們的諸多主張卻很容易得到皇帝的重視,比如某位好戰的皇帝,當他得知有個學派不但不反對自己出徵,還會支援自己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學派會是顯學!!

公羊學派的思想貫穿了大漢,直到東漢末年,夏侯灶的某位後代,因為自己的老師受到了羞辱,直接出手殺了對方,從而名揚四方,成為了天下人敬仰的物件。

曹窋的某位後人,更是以為父報仇的名義,血洗了數個縣。

這樣的事情,多不勝數,大漢連年對外戰爭,卻都是站在正義的立場上,認為這是在“尊王攘夷”,武德一直都很充沛,尤其是儒生們的武德,這都是受到了公羊學派的影響,公羊學派反對割據,強烈的要求大一統,這也貫穿了整個華夏,整個華夏的歷史上,所有的割據王朝最終的目的都是大一統。

當公羊學派隨著大漢入土之後,儒生就逐漸走向了不同的畫風。

真正的儒生,手持利劍,咆哮著上陣殺敵,至於虛假的儒生,那是手持紙扇,在燈紅酒綠裡“大殺四方”。

劉長越聽越是驚訝,居然還有如此合自己胃口的儒生??

不錯啊,跟荀派比起來,算得上各有千秋啊。

劉長大手一揮,“好,你留下來!為中書令!”

胡毋生大驚,急忙起身拜謝。

公羊壽有些不明白,不應該封博士嘛?咱都是搞學問的,封中書令??

無論封什麼,天子既然表現出了足夠的好奇和讚許,他們就是成功的。

師徒兩人離開了皇宮,公羊壽顯得很高興。

“我為這件事準備了這麼多年,今日我總算是成功了,不負原先的努力啊!”

胡毋生卻笑著詢問道:“老師,是我來跟陛下闡述,您怎麼來搶功呢?”

公羊壽跟胡毋生的關係非常的好,公羊學派對禮儀不是那麼的看重,雖然胡毋生是由公羊壽來領著入學的,可如今胡毋生的水平早就超過了公羊壽,兩人相處起來更像是朋友。

公羊壽開心的說道:“我努力的找了一個很好的弟子來替我說服皇帝,怎麼不是我的功勞呢?”

胡毋生也跟著笑了起來,可很快,他皺起了眉頭,問道:“老師啊,我如今要在廟堂任職,成文的事情,只能是您來做了,我怕那些人又要前來說什麼辯論之類的....”

“這你放心吧,他們不會來了...陛下說了,要跟他們親自辯論,他們都放棄了,都說自己不是陛下的對手...你如今又在陛下身邊,他們都是儒家,有儒者能在皇帝身邊,對整個儒家都是好事,他們不會在這種時候來對付你的。”

“但願吧。”

“你也得多找幾個弟子啊,我們學派勢單力薄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