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嚴肅的看著劉安,說道:“朕不喜歡儒家,可是有儒生前來的時候,我也會令人開啟皇宮的大門來迎接他們,你怎麼就不能效仿呢?”
“可宮門令根本就不聽我的啊?”
“閉嘴!”
“你就是要騎馬,也要先餵飽馬,剛柔並濟才是正確的道理,你要效仿那些賢明的王,如周武,齊威,秦孝,不能做厲王!知道了嗎?”
“哦...那阿父說該怎麼辦呢?”
“不要去理會他們就好了...反正他們若是鬧得大了,他們一直尋找的法家就會出來跟他們辯論,完全不必在意。”
事情果然就如劉長所預料的那樣發展,當這批忽然前來的儒家跟黃老陷入大戰之後,法家傳人就來了,只可惜,來的是張釋之,他以這些人堵塞道路,鬥毆傷人等理由將這些人都給帶走了....
只是,在張釋之將他們帶走後不久,浮丘伯就出現了劉長的面前。
“陛下,諸派相互辯論,並無什麼惡意,這都是為了鑽研學問,怎麼能因為這個就將他們抓起來呢?”
浮丘伯無奈的前來求情,浮丘伯並非是第一個來求情的,可他是唯一沒有被劉長直接轟走的。
畢竟劉長還挺喜歡這個老頭的,浮丘伯是長安第一長吹,劉長擔任唐王的時候,浮丘伯就是各種吹捧,他認為唐王是真正賢明的君王,為了劉長跟諸多學派的大佬們對過線,還曾寫過多篇論,都是誇讚劉長的功德。
在名士們暗諷劉長窮兵黷武,私下挑起與匈奴戰事的時候,浮丘伯卻認為劉長是為大漢解決了百年的憂患。
在名士們認為劉長聽不得勸諫,是個獨斷專行的暴君的時候,浮丘伯卻認為劉長不會輕易被矇蔽,對事情有著自己的看法。
在眾人認為劉長暴虐不愛民的時候,浮丘伯卻以劉長的諸多仁政舉例,提出“古往今來,愛民不曾有如當今陛下者。”
如今的太學弟子們為什麼那麼的推崇劉長,作為太學一把手的浮丘伯是做出了很多貢獻的,他雖然辦事不行,可學問很深,他按著聖人的言語來解析劉長的行為,甚至搞出了一套理論,聖天子這個說法都是他第一個提出來的,因為他覺得當今天子功德已經能稱為聖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長一直都覺得這個老頭很不錯,眼光不錯,為人誠懇,總愛說大實話。
劉長看著浮丘伯,問道:“既然是正常的辯論,又為何要動手呢?”
“天氣炎熱,難免的....”
“他們是在辯論什麼呢?”
浮丘伯回答道:“他們在辯論湯王和武王是不是弒君篡位。”
“什麼?!”
劉長瞪大了雙眼,罵道:“你這些同門無法無天,居然敢說湯武是謀逆?!朕早就知道這些儒生們不會消停,朕作為黃老門生,定然不會放過這些人!我要替我的老師蓋公好好懲治他們!”
浮丘伯說道:“陛下,是黃老說的....我們是認為湯武秉承天命。”
“什麼?這些黃老的狗賊!我乃荀子再傳,豈能容忍這些黃老在這裡胡說八道?!我今日就要替我的祖師來好好懲治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