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和太后越看越是驚訝,這論寫的實在太好了,擺事實,講道理,前後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篤誠,強志成務...其中政策有重農抑商、入粟於官、拜爵除罪等等,寫的十分詳細,有據可循。
太后和周昌怎麼都不相信這是劉長能寫出來的東西。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
文章內表達了對如今大漢農桑情況的深深擔憂,這真的是這種豎子能寫出來的?
看著他們眼神裡的質疑,劉長卻大聲說道:“寡人賢王也,荀子再傳,豈能沒有這般情懷?”
兩人沉默了片刻,呂后沒有開口,周昌卻不由得誇讚道:“此大漢開國第一論也!”
“大王大才...雖做事過急,可大王也有賢王之資啊!”
周昌對這文章是越看越滿意。
“這政策倒是可以施行!”
聽到周昌的誇讚,劉長忍不住笑了起來,“仲父說的好!阿母覺得呢?”
呂后眯了眯雙眼,“此論倒是不錯,可以施行。”
劉長得意的說道:“天下人多看輕寡人,以為寡人乃是不學無術之...”
就在劉長正在吹噓的時候,有幾個年輕的屬吏批閱完好了奏表,送到這裡來,晁錯也跟著他們走了進來,放下了奏表,拜見了在座幾人,隨即,晁錯抬起頭來,笑著問道:“大王,我那篇《論貴粟疏》,您可曾看完?”
場面忽然有些安靜。
縱然是劉長這般臉皮的人,此刻也覺得有些尷尬。
周昌瞪大了雙眼,看著剛才還在侃侃而談的劉長,眼裡滿是不可置信,當真有人可以無恥到這個地步嗎??
劉長清了清嗓子,“你不是還沒有寫完嗎?寡人幫你補全啦!”
“阿母正在看著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晁錯一愣,隨即醒悟,急忙說道:“多謝大王!若非大王,我是不能完成的!”
呂后放下了那文,打量著一旁的晁錯。
“不錯,不錯。”
呂后看向了周昌,“此子可以重用。”
說完,她便離開了缺德殿,周昌讚許的看著晁錯,又看了看上位的那個昏君,長嘆了一聲,“是個能臣,可惜啊。”
“不是,你想說什麼?!”
劉長大怒,正要上前理論,周昌卻無視了他,轉身離去。
“大王,算了,大王,不要跟他一般計較!”
晁錯拉著劉長,劉長怒氣衝衝的說道:“等他辦完這件事,寡人遲早要烹了他!”
晁錯又安撫了劉長几句,劉長這才又坐下來。
“晁錯啊...你來的太不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