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尚未大一統的時候,天下曾有四位偶像。
而這四個人裡,尤其以魏國的某位偶像最受歡迎。
除了他的哥哥之外的其餘人,都很喜歡他。
這位就是曾讓劉邦離家出走去追隨的魏國信陵君。
可惜,當劉邦趕到的時候,信陵君早就逝世了,他只能換一個老大哥,那人便是信陵君的門客張耳,劉邦不能給信陵君做門客,難道不能給信陵君的門客做門客嗎?
這位張耳在魏國滅亡之後,因為懷有復國之志,被始皇帝所通緝。
他與最好的兄弟陳餘一同潛逃,後來投靠某位“苟富貴”,兩人一同扶持趙歇為趙王,後來秦國進攻,張耳跟陳餘求援,陳餘不救,這兩位兄弟之間便出現了矛盾...在後來,陳餘擊退了張耳,自己把持趙國,自立為代王,張耳就去投昔日的小弟劉邦。
劉邦很是開心,對這位老大哥畢恭畢敬的,隨即,就派人去滅趙,為老大哥復仇。
當時,有人給陳餘帶來了兩個訊息,一個好訊息,一個壞訊息。
好訊息是漢軍來的人很少,只有剛招募的一萬多新兵,長途行軍,疲憊不堪,陳餘這裡可是有足足二十萬大軍的。
至於壞訊息嘛,領兵的那個叫韓信。
陳餘不信邪,擊退張耳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他本著二十萬對一萬疲弱,優勢在我的精神,決定主動出戰,與跟韓信試試。
很快,陳餘就被陣斬,趙王歇被生擒,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滅,不過,這位也不能說是沒有任何貢獻,他為後來人貢獻出了一個成語,背水一戰,只可惜,在成語裡他是被背水一戰的那個,主角卻是對面的韓信。
在成就大事之後,劉邦沒有虧待這位老大哥,封他為趙王。
張敖便是張耳的兒子,在張耳死後繼承了趙王的位置,劉邦還將女兒嫁給了他。
憑藉著父親留下的人脈,張敖在天下不能說是舉目無親吧,也能算是勝友如雲了。
當他來負責這件事的時候,天下各地都有人聞風而來,甚至連廟堂的群臣都坐不住了,紛紛前來拜訪張敖,就是想從他這裡買幾本書來,張敖這幾天很是得意,自從他兵敗被俘之後,他的宅院從來沒有如此熱鬧過了。
跟張耳一樣,張敖也一直喜歡收門客,喜歡交朋友。
如今,看著自家的門檻都快被人踩爛了,張敖臉上的笑容是怎麼都藏不住的。
“這身衣裳如何?得體嗎?”
張敖甚至在劉樂面前轉了轉,給她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服飾。
劉樂搖著頭說道:“這幾天,長又是給偃官職,又是給我食邑...我總覺得,有些不對,你可得小心點啊,這小子還不知憋著什麼壞水呢!”
“大王那般的賢王!怎麼可能有壞水呢?我幫了他,那不過是他的答謝而已!”
“話是這麼說...可這小子這幾天看到我就躲,小心點總是沒錯的...況且你這麼聯絡各地的人,交往密切,別忘了,你可是犯過錯的...”
“你個婦道人家,你懂什麼?”
張敖說著,便走了出去,劉樂頓時就不說話了,行,我婦道人家,你就繼續蹦躂去吧!
張敖走出內屋,笑著與眾人拜見,眾人紛紛稱讚,張敖坐在上位,看著眾人。
“今大王賢明,感慨天下藏書甚少,因此想要散天祿閣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