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不知道,反正就是想紀老師帶,可能是因為見到紀老師我心情就很好吧。”
紀暘斜眼看他,“你說這話,是又犯了職業病?”
竺曉凡奇怪地看著他,“為什麼這麼問?”
“因為……”紀暘突然不想繼續說下去了,因為他看竺曉凡的神情,完全不是有什麼曖昧的想法,可能竺曉凡就是這樣的人吧,大大咧咧,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對誰都很好很熱情。
倒是他自己,就愛胡思亂想,過度解讀。
太敏感了。紀暘罵自己。
“沒什麼,看演出吧。”他敷衍道。
竺曉凡歪頭看著紀暘靠著椅背坐好,眼神從自己身上轉移到舞臺,只能帶著滿心疑惑應了一聲“哦”。
觀眾席的燈光暗下,觀眾們自覺地閉了聲,舞臺的帷幕拉起,演出隨著音樂的響起而開始。
魏晉風流多美人,演的是魏晉時期幾位名人的故事,時空跨越很大,從初期,確切地說,該屬於三國時代的孫策周瑜,曹家兄弟,到中後期的竹林七賢。有運籌帷幄的謀士,也有戰功赫赫的將軍;有沉迷清談的名士,也有救世濟民的聖醫。甚至連存在於傳說之中的洛神,也被搬上了舞臺。
舞臺燈光柔和,營造出仙境一般的氛圍,輕紗般的仙服隨著飾演洛神的演員舞動的身體飄飛。洛神腰肢細軟,步伐輕盈,一張一收,一轉一跳,看似無比輕松,實際上卻充滿了優雅的力量。她輕盈躍起,衣袂飛揚之時,彷彿真有水在隨著她旋轉。
竺曉凡被美得目瞪口呆,因為工作的原因,他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都很強。此情此景,讓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刻苦研讀的一篇古文。
他忍不住出聲道,“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紀暘的雙耳和心都被抓了一下,扭頭盯竺曉凡,“你在說什麼?”
“嗯?”竺曉凡被他一問,彷彿是剛被人從夢裡叫醒一般,表情呆呆的,“什麼?”
“你方才嘟囔的什麼?”
“《洛神賦》裡的句子啊,這臺上正在跳舞的不是洛神麼?”
紀暘本想問竺曉凡為什麼會背《洛神賦》的,可背後卻傳來另一個觀眾的低聲警告:“噓,別說話了,看演出呢。”
紀暘只好按捺住自己蓬勃的好奇心,繼續看演出。
一個多小時後,演出結束了,離場後,站在大禮堂的外面,紀暘終於可以繼續追問竺曉凡,“方才看演出的時候,我聽到你背了《洛神賦》裡的內容。你是怎麼會的?”
“怎麼,我不可以會嗎?”竺曉凡笑著反問。
夜更深了,外面冷得跟被噴了巨量液氮一樣,自認為是大火爐的竺曉凡都忍不住縮了縮脖子。
“我不是這個意思,”紀暘立即解釋,“《洛神賦》不是很熱門的一篇古文,因為裡面的生僻字比較多語言非常華麗,誦讀都是比較困難的,更何況背誦。據我所知,中學階段不學這個,大學的話,除非中文系的,否則也很少人會去學習背誦,你不是——”紀暘把“沒上過大學”這幾個字從嘴邊拽回了肚子裡,”——所以你是怎麼會的,是工作需要嗎?”
“算是吧,上回你不是給我選了《古文觀止》麼?裡面有《洛神賦》,我就學了。怎麼了?我感覺紀老師你對這篇文章特別敏感,對我能背出裡面的內容相當在意啊。”
太在意了麼?紀暘自己問自己。
可是小小酥的聲音和竺曉凡的那麼像,他們又在同一時間段感冒了,而如今竺曉凡又誦讀出了他們曾經一起試著學習的《洛神賦》,這樁樁件件,讓他很難不懷疑,不在意。
猶豫半天,他對竺曉凡開了口,“我有一個朋友,他——”
“你說的那個朋友,是不是你自己?”竺曉凡搶過他的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