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本家,為不被時代淘汰,或者和人溝通找些話題,也會關注一些八卦媒體。
而時代週刊,自然是裡面的首選。
“咦,怎麼又是這個小子。”
黑底封面上,一個近角度的年輕男子照片,男子東方人面孔,他的眼前是一臺黑色鋼琴。
男子優雅,黑色鋼琴神秘,兩者相得益彰,產生另類的美感。
“這個東方小子最近在紐約炒的很熱啊,不只是媒體持續轟炸,連前天的晚宴中,好多人都在談論。”
被談的次數多了,自然會審美疲勞,巴菲特本想直接翻過去,突然目光一凝,那個標題太顯眼:
“新的數學猜想,音樂與數學的完美轉換。”
巴菲特微微一笑,為媒體無底線炒作而作嘔,藝術與學術都能產生聯絡,這也沒誰了。
數學猜想,是這麼容易出現的。只能有知名數學家提出來,受到學術圈的認可,這才算是猜想。不是一份雜誌,一個年輕人吹吹牛就成立。
看到這裡,倒是讓他有了點好奇,長期和資料打交道,早年更是拿到了經濟學碩士,對數學這塊,巴菲特學的不差。
他的手下,更有五十幾位數學從業者,金融建模,估測世界經濟指數等等,數學家不走科研和教育,就只能在金融圈裡吃飯了。
“比例係數,聽感週期,音樂轉換成公式。”
巴菲特沉吟良久,不得不說,他內心竟然有了點認可。
“嘿嘿,有那麼點意思,老霍爾這回出了大丑啊。前幾天還幫忙大肆吹捧,現在被吹捧者用數學驗證音樂,把音樂打落地獄。老霍爾下不來臺了。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天不怕地不怕,這是向整個音樂圈開戰了。”
巴菲特幸災樂禍,很多場合被霍爾鄙視爆發戶,缺乏教養。同樣都在紐約頂尖層次混的,與老霍爾見面的次數多了去。
巴菲特為了表示體面與風度,被噴了很多次,依然故我,有時還不得不硬著頭皮說人家的好。
不是巴菲亞真拿他沒辦法,而是不屑與這層次人較量。和藝術圈作對,不過是被他們蹭熱度抬高身價。
在巴菲特心裡,一切行為都是為了金錢。
他又翻了下其他的娛樂八卦,那張東方臉,竟然再出現了很多次,這都持續報道三天了,媒體難道找不到其他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