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一萬軟妹幣,6500,壽命500小時的進口燈泡?
抱歉買不起。
很多影城用的最好的燈泡,也就是售價八千軟,4200,壽命1200小時的東西。
有人會問,一個燈泡,差距有這麼大嗎?
當然有這麼大。
內地影院灰濛濛的真因,就是因為院線捨不得換燈泡。
一個6x16的廳,用6500的燈泡和用4200的燈泡,一年的成本,最少相差六萬。
而這6萬若是在乘上影廳數量,一年下來,就是不少的錢。
除此之外,內地大多數的院線,用的都是杜比的處理器。
它們的dss200,根本就不支援48幀的放映。
當然了,若是真想放映,這些問題其實都能解決。
只要肯花錢,杜比的dss200系統完全可以升級,每分鐘35g的處理量根本就不是問題,在把氙燈一換,銀幕改成4k,你就能體驗到最前沿的觀影世界。
但——
又有幾個商人,會花錢更換這些東西呢?
有的時候,阻止你改變世界的,不是技術,而是錢。
現在的北美院線,遭遇的也是同樣的問題。
不過,江火諮詢過彼得傑克遜了。
等《阿凡達》上映之後,若是反響較好,北美新更換的裝置,應該可以支援48幀的放映;而這句話語,也讓江火明白了,這個胖子,為啥會在《阿凡達》之後,再去搗鼓《霍位元人》了,別看這傢伙胖乎乎的死腦筋,但實際上,那只是外表憨厚而已。
聽到這兒,江月倒是明白了。
姐姐繞的這麼一大圈,想說的不就是維塔數碼沒錢嗎?
彼得傑克遜和詹姆斯卡梅隆明明能夠搗騰出48幀的電影,但他們不拍。
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機器跟不上。
兩個歲數加起來,剛好能代言101的老頭兒,沒錢去改變這一切,但——
她們有錢啊!
就算沒法收購院線,自掏腰包更換機器,她們也可以去收購加拿大的iax公司啊!
從源頭上解決放映機的問題,不就完事了?
對,院線老闆的確不願意更換新裝置。
既然他們不願意掏錢,那就讓他們在第一次更換時,直接購買相容48幀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