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曼法》?
《派拉蒙法》?
我們現在都要觸碰這種東西了嗎。
正在喝茶的江火神情有些恍惚,對於她而言,這兩個法案既熟悉,又陌生。
別看兩個法案的名字很奇怪,但它們全都是為了拆分壟斷集團而服務的。
前者,把標準石油和電話電報拆成了葫蘆兄弟,讓波音微軟發展受阻,後者,則讓好萊塢巨頭吐出院線份額,強行把拍、洗、映三道工序剝離開來。<s、poison、peope,才是世界上最掙錢的三大生意。
但在江月的眼裡,壟斷才是最掙錢的。
東印度公司就是壟斷的代表,紐西蘭這個名字,便是因他們而來,而世界第二十六大經濟體沃爾瑪百貨公司,更是當下壟斷集團中的楷模。
當然了,像是百貨石油這些已經被瓜分乾淨的實體行業,江月壓根就沒想著插手,但即便如此,在買買買的情況下,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網民資料,似乎全都到她們手中來了?
面對這種自然壟斷,江月想不出好的解決方法。
主動將手中的股份拋售了?
這怕是比放棄富二代身份的姚衣還要蠢吧?
這種事情,捂著不說就行了。
人家還沒跳出來調查,你主動把底給兜了,那不是傻麼?
既然她們已經摸到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天花板,那自然不會在這個行當裡繼續轉悠,而想要和華夏一樣,將北美的拍、洗、映全部收入囊中,顯然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她們只要敢動手,六大就敢馬上舉報!
如此一來,她們的發展,其實也陷入了瓶頸:繼續做大,她們就成為了隱形的托拉斯集團,但若是停滯不前,那手中這些錢,就放在那兒長黴麼?
由於金融危機的原因,即便福布斯宣佈了今年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但兩人的身家,並沒有因為阿里巴巴的上市,而上漲過多,除了華爾街的幾個財團,沒人清楚她們介入了做空這門生意,而這,也是江月寧願把錢委託給約翰保爾森,也不願意自己找人做的真因。
因為約翰保爾森的背後,是高盛集團。
那個在金融危機之後,給員工發出兩百零一億美刀獎金的公司。
投資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這些事蹟已經讓她們變得足夠傳奇,而若是她們還在金融危機中吃到了大塊獨食,喜歡秋後算賬的美國佬,絕對不會放過她們。
有些事情他們不說,不代表不知道。
畢竟,在金融危機之後,高盛集團、、美國銀行、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全都收到了美國聯邦的鉅額罰單,幾十億至上百億的處罰對於賺的盆滿缽滿的他們而言,根本就不算什麼,但若是落到一個華夏人的頭上,那怕是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江月需要一個掩護。
她得讓外界知道,這錢,不是她自己掙的,而是約翰保爾森這些豺狼,分析出來的。
渠道,則是高盛給的。
正是因為江月在這場搶錢遊戲中表現得小心翼翼,所以她們能投資的專案,相當有限。
根據評估公司給的價格,十八億收購夢工廠,已經是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