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楊村的生活是比以前好很多,可是教育條件也太落後了,“必須要改變!”
楊大福此時的想法和孫女楊清歌一樣,村裡的路坑坑窪窪,不下雨的時候都能踩到一腳泥。
再窮不能窮教育,要想富先修路。
一個決心要建寬敞明亮的學堂,僱傭外邊的夫子過來上課減輕方秀才的負擔。
一個決定建造村裡的房屋和道路,有了平整的路,誰還敢瞧不起大楊村。
大楊村的村民很激動,這爺孫倆真是菩薩心腸,沒有忘記他們這裡的人。
楊大福決定自己拿大頭,至於村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傢伙齊心協力,建設大楊村。
建學堂修路這是好事,但唯獨有一個人一直冷眼不說話。
看到村民們熱血沸騰的勁兒頭,她終於忍不住了,“你們老楊家在外面掙了大錢了,憑什麼還讓我們掏錢。”
說話的正是楊二狗的媳婦鄭芳香。
她之前帶著兒子跑出了村,但漸漸的,隨著村裡日子慢慢好過,她又死皮賴臉地帶著兒子跑回來了。
楊大福也懶得管她,反正他們家現在也不在乎鄭芳香能鬧出什麼事兒來了。
打從楊大福和楊清歌一進村,她就看不順眼了,不就是兜裡有了兩個臭錢嘛,回來顯擺什麼。
有本事把整個大楊村的人都弄到縣裡去享福啊。
“二狗媳婦,你這是說的啥話。”一位熟知她脾性的嬸子趕緊扯了把她的衣角。
“哼,啥話。你們要建學堂、修路,我管不著。但是要出錢,我們家沒有;出力更沒有。”
鄭芳香說得唾沫橫飛,一副潑婦的架勢。
她本來想煽動大家夥兒不要拿出自己家的錢,沒想到誰也不聽她的,還對她指指點點。
“這些人莫不是傻?”鄭芳香心裡嘀咕。
她的寶貝兒子楊寶根被家裡人寵壞了,村裡的學堂建好後家家戶戶都爭著讓孩子去讀書。
唯有楊寶根哭著鬧著不去,鄭芳香心疼兒子,怕兒子讀書累壞了腦子,乾脆任他在家裡玩鬧。
她怕別人家孩子比楊寶根強,時不時帶楊寶根故意搗亂,這樣大家誰也學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