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假期,楊清歌、林志遠等人迫不及待收拾好行李,他們離家好久,十分思念家中的親人,恨不得現在就能飛回去。
遊子回鄉心切啊。
董依依戀戀不捨地對楊清歌說:“你們可以坐我家的商船,比一般的船都要快。”
董然也在一旁附和:“你們這麼多人,又拿著十幾個箱子太扎眼,安全最重要。”
楊清歌等人道謝,他們現在和董依依姐弟倆已是十分親密的朋友,也算是在江南郡有了依靠。
“依依,要不然你和我們一起回水臨縣,到我家去玩幾天。”楊清歌看到董依依雙手托腮,表情哀傷,心裡知道這是捨不得她走。
“哎,我倒想和你們一起坐商船去水臨縣玩幾天,可是我那老爹讓我看顧書鋪的生意。”
好不容易等到放假,誰不想先玩幾天,董富商一點不想讓董依依鬆懈。
此時的楊家人正在店裡忙碌,會所開業以來生意十分火爆。防止顧客體驗感變差,在楊清歌的建議下實行預約制。
錢是賺不完的,如果只圖賺錢忽略了初心,那麼會所不可能撐到現在。
再說了,眼紅的人早就按照臨安會所的模式偷偷開了好幾家,可是他們的生意並不好。價錢壓得再低,顧客還是稀稀拉拉的。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在水臨縣,就是沒人敢和臨安會所相比,因為楊清歌一直在創新。
楊大福身為大楊村的里正,發達後並沒有忘記村裡人。他們靠著楊大福的幫助以及自身的勤快在縣城開了好幾家店,生意很紅火。
“真沒想到咱能過上現在這麼好的日子。”趙翠蘭盤點當天賬目時連連感慨。
楊青山聽了這句話,摟緊了媳婦,心疼她這段時間的勞累,“得再僱幾個人,可不能把你累壞了。”
趙翠蘭臉一紅,依偎在楊青山的懷裡。
以前過窮日子的時候,天天土裡刨食,哪裡有閒心說這些情話。現在日子富裕了,楊青山時時在趙翠蘭耳邊表白。
楊大福進來,聽見夫妻兩人的對話,啪嗒啪嗒吸著旱菸。
他對現在的生活滿意極了,眼下只憂心一件事。楊青山看他眉頭緊皺,就知道楊大福在想什麼。
“裴縣令要認清歌當乾女兒,以前怕裴家人看低。現在清歌成績這麼好,您老還擔心啥?”
楊大福拿煙桿敲了敲旁邊的鐵盆,狠狠吸了一口煙,又緩緩吐出來。
想起當日裴縣令再三保證會對清歌當親生女兒看待,不會因為出身看輕了她。可到底裴縣令是官,他們是民。
階層跨越中間本就隔著鴻溝,說不憂心那是假的。
“爹、娘快來!”雙胞胎同時尖叫。
三個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楊青山兩口子趕緊朝屋外跑。
楊大福氣得想罵人,抬頭卻看到楊小竹和楊小花拉著楊清歌朝屋內走來,隨後跟著的還有一個瘦削的老者。
“是清歌回來了”楊大福趕緊掐滅旱菸,有多久沒看到這個孫女了。
趙翠蘭的眼圈紅了,用衣角抹著淚。楊青山笑話閨女回來了應該高興,怎麼倒哭上了。
雙胞胎一左一右緊緊貼著楊清歌,姐長姐短的叫著。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好,楊清歌心裡暖流湧動,用手摩挲著弟弟和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