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七年過去了,孫喻雪十三歲了。
念及當年事,她心中有那麼一絲恍惚。是她騙了這一對善良的夫妻。這七年中,他們是否常常擔驚受怕呢?是她硬生生來到不屬於她的地方。將來她去尋仇,還不知要給他們添多少麻煩。
三塊小小脊骨熬製的小鍋燉菜,白菜燒豆腐,擱了三星,只有三星兒——
再多沒有了的蝦米,再有一味青筍魚湯,滑滑鮮鮮,倒是好喝,只是一碗下肚全無力度,肚中空空無物,只求得個水飽,若不是再泡一碗硬飯,根本是吃不滿足的。
飯呢,也不可能是粳米、細米,平常人家使得米罷了。魚湯中的魚小小一條,巴掌大,都算是孫家飯桌上難得一見的。
是了,孫喻雪想著,必是隔壁的麻子婆婆的孫子,被父親治好了傷,麻子婆婆家的水田中偶捕到的小魚送了來給母親燉湯。若不是這一味,今天又是平淡無奇的一頓了。
張喜儀將魚整條夾入她碗中,“喻雪,來,吃魚。”殷殷的目光下,女兒乖巧答道:“娘,我只想吃豆腐,今天的豆腐格外香嫩呢,”說著將魚原路夾了回去。
張喜儀見女兒懂事,笑了笑,又將魚夾給孫立。雖然只有巴掌大小的魚在桌上轉了一週。孫喻雪裝作吃得香甜,喜孜孜又夾起一塊豆腐來,放在碗中米飯上,端詳著,在心中嘆了口氣——以前怎這般吃過。
前年,孫立多年苦讀終於得償所願,選了貢生。不過,雖然入了官門,孫立的家境,說是一介布衣也不為過。
他家中原無根基,清寒質樸,自考中後,再準備兩三件交際酬事可穿的衣服,顯得比往日更窮了幾分,苦於說出去無人可信,只覺得中了便是有了錢,卻不知窮苦人與富貴人家子弟大有不同。
若是可以行醫賺些填補還好,孫立選了之後便入了太醫院學習了,讀書才為緊要。因此一家三口的日子添了不少窘困。
哪日家中實在窘急了,母女二人採蘑菇,釣條鮮魚,也能烹一鍋湯,和隔壁換二兩米麥來,或是受了孫立行醫惠澤的病患送來些果菜茄瓜填補。
孫喻雪不覺日子苦,平和度日,已是不勝之喜,深知父親母親二人添補度日的窘狀,心中未免著急罷了。三人省儉著過活,樂趣雖小,常不寬裕,夫婦卻無口角之事,待孫喻雪更是格外珍惜,日子過的坦然快樂。
一切按計劃行事。
義父孫立正向她前世所知道的軌跡行進著,近半年中常常提到徐家。他已經取中貢生兩年,遞補了醫士,在太醫院也頗獲賞識。
依據前世宮橋所知,孫立孫太醫,行走於百官間當值,常去的就有徐家。宮橋病了,孫立也為她診過脈的,因而她知道,他這一世仍舊是徐家來往熟悉的孫太醫,會常常進入徐家。
喜歡重生之梟女毒醫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梟女毒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