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場比賽可以先就這樣水下去,然後等到最後幾分鐘由球隊當家的來接管比賽,這是這是排名季後賽開外的兩支球隊碰面時常見的操作方式。
可是米西爾教練可不這麼想,球隊戰績差,教練肯定是第一背鍋俠,於是在下半場重新派上波什,並讓他和卡特打起了擋拆。
新秀期的波什雖然偶然也有高光表現,但是戰術地位其實並不高,卡特是第一進攻點自然不用說,就算心來的羅斯和馬紹爾都要排在他之前。
多倫多的球迷原本以為卡特和波什兩人之間的連線可以讓猛龍隊看到希望,但是顯然這兩個人在一起並沒有產生出良好的化學反應。
突破型的外線配空間型的射手,投手型的外線配暴力籃板怪,組織型外線配運動型鋒線,這樣的組合才能發揮出相得益彰的效果。
波什雖然具備一定的射程,但是猛龍選他肯定不是隻為了當一名空間型內線的,而他的籃板球能力顯然不足以撐起內線的一片天。他和卡特在一起有些不倫不類,甚至可能會埋沒他的才華,強扭的瓜不甜,互相傷害還不如儘快分手。
縱觀猛龍隊從加入聯盟以來,他的運作方式都是穩中求勝,首先要保證球隊的未來不會出現青黃不接的窘態,然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仔放手一搏。
這和多倫多這個加拿大城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他們是洛杉磯這種大球市,就永遠不愁沒有超級巨星來加盟,但多倫多可經不起太多的折騰,一招不慎便有可能便一蹶不振從此掉入萬丈深淵。
當然多倫多人也不是沒有機會,假如他們某天找到一個願意在此終老的當家球星,又在此間培養出一兩個具備一定實力的幫手,那麼他們便可以透過引進援手的情況下去衝擊總冠軍。
當然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前提是要找到一個願意留守的大當家才行,卡特雖然有這個意願,但是前提是他個人的權威不能受到任何侵犯。於是米歇爾教練想透過此役來檢驗一下兩人到底是否能夠相融。
然而卡特已經在這裡呆了6個年頭了,他似乎也已經失去了當年的鬥志,在北境之地安靜地當一名諸侯,也不去奢求一統中原的春秋霸業。於是他在場上擋拆之後有機會就投,沒有機會就把鍋甩給波什。這顯然不是一名領袖該有的表現,而他的職業生涯也一直被人們詬病“個人能力有餘而領導力不足。”
波什現在有了更多的進攻機會,反而放開了手腳,他的揹筐能力在早期還是頗具威脅的,加上靈活多變的腳步,頗有加內特的影子。
陳小刀見卡特從半神狀態恢復到了半人,也沒有再去挑逗他,這次他也變聰明瞭,畢竟現在球隊佔據上風,他能保持和卡特划水的節奏,順水推舟地讓球隊獲得最後的勝利也行,沒必要非要讓自己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上。
第三節波什拿下8分3個籃板,為自己挽回了一些顏面,雖然分差被拉開到了12分,但也是兩支球隊目前真實水平的一種體現。
雖然各自派在賽區的第十位,但是太陽隊可是已經超過了50的勝率,而猛龍則連40都還不到,考慮到西部的對手更強,所以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影響比賽走勢的並不一定是球隊的王牌,有時候角色球員也可以對比賽造成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四節比賽開始,卡特和波什雙雙留在場邊休息,陳小刀的對手突然變成了馬紹爾。
做為賽季加盟的新成員,表現慾望自然會更加強烈,特別是在球隊的現任老大和未來核心狀態一般的時候,如果此時能有出色發揮的話,那一定會讓教練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