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的將領看著眼前這六個不斷髮出怒吼的鐵簡,按照說明書上所寫的,這玩意叫做炮,是從一處古文明遺蹟挖掘出來並仿製的。
只不過因為技術的原因,仿製的並不徹底。
有一些結構根本就仿製不出來,而且這些炮所需要的炮彈,也同樣仿製不出來。
心裡面對這些東西默默的估算了一下,這位將領感覺這個叫做炮的東西,用來攻打不會移動的目標比較好。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把這東西叫的越大越好,最好大到一炮可以把城牆轟塌了,到時候就不用用士兵的生命,去爬那死亡的城牆了。
就像一些城池,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要塞,據點等,完全可以一炮開啟敵人的防守。
而如果是用來對付大軍的話,那就不會起到多少效果。
要說威懾對面的,能在戰場上活下來的,哪個沒見過屍山血海,就幾個殘肢斷臂,鮮血混合著內臟撒了一地的場景,根本就無法讓他們產生其他的負面情緒。
除非是一隻完全由新兵組成的軍隊,否則想要憑藉著血腥場面震懾敵軍,那完全就是脫褲子放屁,看不見卻聞到臭。
但是完全是新兵組成的軍隊會派往戰場嗎?
肯定是不會,新兵想要行成戰鬥力,那自然少不了老兵的帶領。
這也是一些老兵在立功之後,升遷時往往都會被分配到新軍裡帶新兵。
而如果用來消滅敵人的話,按照他們這邊士兵的身體素質和裝備,這種炮彈能夠打爆一個穿著鐵甲計程車兵,又或者直接貫穿三個穿著皮甲計程車兵。
傷害也就那樣了,而且還要敵人站位比較密集,才能造成想要的擊殺效果。
所以就目前來說,用這些所謂的炮來攻打城池要塞之類的還是挺行的。
但要是擺在兩軍交戰面前,就真的成了一個擺設了。
人沒打死幾個不說,自身還得要多個人伺候,而且敵我兩軍交戰,敵人直接攻上來的話,裝填彈藥所需要用到的時間,僅僅只能發射一輪,這玩意壓根就沒有什麼用了,因為接下來的戰爭就是兩軍短兵交鋒了。
那樣還不如拿著武器上前殺敵,打死的敵人都比這個叫做炮打死的敵人還要多。
而現在,就是這個玩意有點小,除錯了好久,才讓炮彈打到城門口,而且對鐵皮包裹著的大門造成的傷害並不大,沒有達到打在城牆上的那種效果。
將領回頭看向自己身後的大軍,在這太陽底下站著,有些已經開始搖晃了起來。
看來今天到此為止了,那就明天再來吧。
被太陽曬了這麼久,哪怕是他自己也感覺到一絲乏力。
將領開始指揮軍隊撤退,想著等到下一個陰天再來。
但是他自己這一舉動,卻把鏡給急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