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走的陸續走了,唯獨留下大房二房兩脈,沒想到的是沈安喬帶著妻兒和岳家來澳洲找安然了。本來他是不想離開的,是妻子和岳父岳母執意離開。
“二哥收到你的信,說他們一家不會離開雲南,那裡有他經營多年的事業,捨不得離開。”
不離開也好,山高皇帝遠,畢竟沈安寧在雲南經營多年。
沈安喬對安然的農場並不感興趣,應聘於一家造船廠,妻子和孃家人在悉尼開了一家超市和一家餐館。
沈家來澳洲的人不多,去香港的多,感覺離著家近,想回家看看方便,誰承想不久就不方便了呢!
安然將所有人進行了妥善安置,廚子多了好,幹脆開幾家餐館。她感覺人手還是不夠,又讓沈安庭幫忙找了一些願意出來的廚子送去香港,隨後轉道澳洲這邊。安然根據師傅的派系優勢分別派到不同餐館,經營不同菜色。又結合當地人的口味對菜品進行改良,這點對她一點不難。
本來泛濫成災的澳龍在廚師手下做成了一道道高階美味大菜,沒人要的鮑魚肉成了高檔菜品,巨大的皇帝蟹做成全蟹宴,不管是麻辣還是椒香,不管是清爽,還是奶油拉絲,總之廚師能給你整出一大桌不重樣的美食。
特色袋鼠肉,據說是男人的加油站,本身有股特殊的羶味,華人不喜歡,但本地人愛,經過廚師的各種麻辣鮮香的烤,也能算是一道美食。
牛羊肉有適合白人吃的牛排、香草牛肉汁、牛肉醬意麵、爆汁牛肉餅,經典的紅酒燉牛肉,又有華人喜歡的烤羊肉串、燉牛肉、牛羊肉的餃子燒麥大餡餅等等,就是下水也被做出了招牌。
她還鼓勵季紅和紅玉兩家也弄個餐館,這次出來她們都跟了過來。兩人的手藝不賴,跟了她這麼多年她也要為她們做點什麼。雖然現在跟養子一家生活的很好,誰又嫌錢多呢?
那兩家很快敲定做什麼,廚師安然負責培訓,澳洲很多食材與國內不同了,顧客的口味也不同,菜品上就得跟著適當調整,有取有舍。安然教那些廚師,也跟著廚師學,不過她有節制,能讓她學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再說她已經花甲了,還得陪陪安吉爾呢!
安吉爾對她的付出很多,安然決定餘下來的生命要好好陪安吉爾。但在這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首先要解決那批黃金,國庫已經被搬空了,她再不弄一些黃金回去將來全國還不繼續勒緊褲帶?她計算著時間返回中國近海,將一批黃金白銀送到沈家,讓沈安庭上交了。
再一批黃金和文物運到北平算是建國的賀禮,剩下的轉移到最近的海港,通知有關部門去撈上交。有了這些黃金國家應該有些底氣了,畢竟數量如此巨大!
建國前夕某日的□□前突然出現了一堆密封嚴實的大鐵箱,巡邏計程車兵發現後忙通知有關部門。很快那堆鐵箱被警察軍人圍起來,清散周圍閑雜人,他們就怕敵人搞得什麼陰謀破壞,說不定裡面是炸彈。
當第一個鐵箱開啟時居然是滿箱金光燦燦的金條,訊息立刻繼續上報,專業人檢查後確定是金條無疑後無不欣喜,誰讓他們窮呢!
等將所有箱子都開啟檢查後確認全是真金白銀,還有珍貴的文物,這是誰?誰有能力將這麼一大批財物一夜間運到了□□前?這件事成了永久之謎。
隨後有關部門又收到了訊息,按地點打撈,果然得到了有一大批金銀文物,有人確認有的文物是被日本人運走的,卻不知道什麼原因被人又弄回來了!
安然將這件事做完心裡踏實多了,就這樣吧!
沈安榮繼續為新中國運送著國內需要的物資,四艘船已經不能滿足他了,隨後用安然給他的一筆黃金又買了十艘貨輪、輪船,正經做起了航運生意。直到西方對新中國進行經濟封鎖才不敢明目張膽地運送物資了,暗地裡還是照舊。
1950年,安然六十歲,六十歲的女人依舊精力旺盛,她在澳洲的餐館已經開了十家,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生意自然好的不得了。
有那麼多能幹的徒弟自然不需要她操心費力,夫妻倆真正的有閑有錢了。兩人偶爾去美國看看兒子一家,帶帶孫子孫女,偶爾去法國陪陪女兒,主要是嘗嘗酒莊的酒,去各地收一些酒和乳酪。
糖糖偶爾也會帶著丈夫孩子來澳洲住陣子,順便幫著管理澳洲的産業。唯獨豆豆很忙,幾乎沒時間來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