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快穿之食味> 第129章 老爺子很看重後輩,更注重門風,只要沒大問題他就不會幹涉。這也是杜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章 老爺子很看重後輩,更注重門風,只要沒大問題他就不會幹涉。這也是杜氏…… (3 / 3)

“這都沒問題,母親會親自過問,外面的事還請兩位叔爺多多照應。”

“應該的,只是知府白大人和縣衙幾次三番過來要人手,咱們這兒還有諸多事哪有人手給他們用?從前朝我們孔家佃戶廟戶早已免了徭役賦稅,難道這些人裝作不知?”六太爺道。

最後一句六太爺故意一字一頓提著這些事,他要讓公爺做出決斷。

“有一有二就有三,以後怕是成了慣例啊!”五太爺也道。

公爺緊鎖眉頭,“兩位叔爺有何意見?”

“不敢提什麼意見,倒是可以將這事稟奏皇上裁斷!”六太爺道。

“好,我這就寫摺子給皇上送過去!”

公爺雖然年紀尚青卻是從小被教導著,不敢說飽讀詩書卻也熟讀諸子百家和經史子集。年紀青青已經初展才華,但才華不等於精通庶務,對外面諸事依舊仰仗著兩位叔爺的幫襯。

他回去寫了兩道奏摺,寫完便讓快馬送去皇帝行宮。乾隆此次出來心情不好,這次來本是為了慶祝邊疆平叛勝利,在闕裡舉辦獻俘儀式,最後發現是一次假報奏摺,乾隆爺大發雷霆。他的氣還沒消便收到孔府送來的摺子,摺子一共兩道,第一道“告子不宜從祀孔廟”告子是和孟子同一時期的人,關於人性善惡曾與孟子做過爭論,是個非儒非墨的人,沒人提出讓他陪祀孔子,衍聖公這道奏摺純屬迂腐,乾隆沒生氣。

第二道就是“孔廟廟戶不宜當差”承蒙聖恩廟戶免役,卻遇地方官有額外派辦,難以隨心呼應,特請將現有戶留五十戶,其餘將戶丁改為民戶,好由地方官派遣。

乾隆一看大怒,這就是針對他去祭拜孔廟,地方官向衍聖公府要部分廟戶安排事宜,引起了衍聖公的不滿啊!可你一個公爺怎麼就不好好說話,弄得好像我大清賦稅徭役沉重一般!你們這是不堪其擾怎地?

乾隆連下數道旨意“我大清輕徭薄賦,藩屬編氓本無公旬徭役,地方偶有興作,亦皆動帑予置,除非額外差遣,不知其所奏派辦派買者何事?或東省者尚有此陋習?則蓋當嚴行禁止,不獨廟戶為然,著該署撫白鐘山查明據實具奏!”

白鐘山接到聖旨心裡一個勁的窩火,好你個衍聖公,告狀居然告到皇上那裡了!既然你們不仁休怪我不義,有些帳該好好算算了!

白鐘山的奏摺很快遞了上去,曲阜彈丸之地,聖人後裔,廟戶和樂舞生就佔了一大半,佃戶數十萬分幾個省),百姓只佔了三分一分,孔府廟戶佃戶但官府安排的事一概不應承。公爺年少,不諳大體,任聽兩位叔祖指使把持,與地方官掣肘,地方官查無為己營私的事。

乾隆看完奏報火氣更勝,朕一路下來都是內務府負責,啥時候勞民傷財了?衍聖公年少已非幼稚,怎可聽從孔繼汾孔繼涑兩位叔祖慫恿?最後批示:衍聖公本應治罪,念在聖人後裔著加恩免其交議,孔繼汾孔繼涑嚴查!

衍聖公收到諭旨當然不服,叫來兩位叔爺商議,五太爺六太爺看完諭旨驚了一身冷汗,兩人跪地“還請公爺救救我等二人!我等所作所為全遵循舊制常理,沒有一點敢違背。咱們公府本就有歷代皇家賜給的免役石碑,只是被小人毀去,哪有一點違規?”

“兩位叔爺為家族鞠躬盡瘁,理應無責,我這就給皇上寫奏摺申請一切!”

奏摺中心只有一句話:臣有免差石碑,有人私自毀壞,想刪除對孔孟子孫的恩典!

皇上只好讓白鐘山去查,這一查不要緊,原來這塊石碑不是衍聖公府奉旨建立,而是自己私自豎立,衍聖公府竟然如此誣陷地方乾隆能不生氣嘛?“衍聖公即袒護陳奏於前,仍複巧詞緣飾於後。朕雖欲曲為為寬宏而不能矣!衍聖公交部嚴加議處,以為居鄉多事者戒!”

很快吏部對衍聖公以及孔繼汾孔繼涑的裁決下來了,皇帝考慮再三決定暫時不割掉衍聖公的衍聖公爵號,看其以後表現,但不姑息,否則罷黜功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