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舒口氣,她好難啊!
賣慘果然是最好的良藥,大公子聽說後很是憤憤然,“等我長大些一定把安姐姐要回來!”
“大公子慎言,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安姑娘過去畢竟是公爺和太夫人的意思,咱們知道誤會了她就是。”書香提醒著,也同情起安然了,想幫卻沒辦法,她知道不是她能力辦到的。
安然不知道自己能在程氏這邊待多久,只要有機會便跟著吳嫂學點她老家的吃食,其實程氏作為官家小姐口味與坊間還是有些差距的。
坊間接觸的食材有限,官宦有了高檔食材更多會效仿京城王公貴族生活,卻又有根深蒂固地方口味,以致他們的餐飲早就成了複合口味。那些當地特色小吃只能偶爾作為調劑品。但有些味道已經深刻進他們骨子裡,到哪兒也不會忘掉那個味道。就如米線,就如臘味和筍。
八月節程家送的節禮裡就有很多臘味和筍幹,還有幹制的米粉、菌菇等,還有程氏特意要的酸菜。自從她懷孕一直很喜歡吃酸,也讓吳嫂帶人醃了一些,但總是不如老家醃出來的味道好,不知道是菜還是水的問題。
吳嫂會用筍幹燉雞,燉排骨,燉臘肉,燒肉,安然喜歡這個味道,尤其那個臘肉味非常香。
美食總是伴隨著好心情,安然感覺自己對大神的供奉簡直就是五花八門,她盡量按席面走,只不過菜品越來越多,一個桌子已經擺放不下,等有時間她要定製超大餐桌,一定讓大神們享受一下帝王宴。
十九歲的新年沒什麼新意,生活除了忙碌平淡如水,安然幾乎不出小廚房,一心做著各種口味的美食。這年春,程氏産一女,隔年産一子。安然依舊呆在小廚房,別人好像將她忘記了一般。
乾隆三十年,乾隆再次南巡,衍聖公高祖母黃太夫人喪,遣禮部右侍郎前去祭告孔廟。接下裡的幾年孔府相對很安靜,那個她看了幾年的小孩已經長成了小小少年。唯獨他的腳依舊不利索,少年彷彿已經忘記了她,連太夫人院子裡的人都很少與她走動,最多與菊香見面聊聊。
她以為別人都把她忘了,沒想到還是有人記著她,安然被叫去程氏房裡看到了她娘杜氏,還有一個婆子,婆子上下打量她就如看貨物。
“你今年好像二十有一了吧?”程氏問道。
“是”
“你娘說你還沒人家。”
“是”
“我陪房程婆子家的兒子剛沒了媳婦,你可願意嫁給他?剛才我問了你娘,你娘說做不了你的主,一定要你同意。程家大郎現在已經是個管事,你嫁給他不委屈。”
安然叩首“奴婢自小命硬,天生剋夫,不敢給別家帶來災禍!”
婆子見到安然本來挺高興,一聽頓時垮了臉。程氏臉也沉了,問杜氏“她說的可是真!”
杜氏心裡苦,這名聲出去可真嫁不出去了!但閨女不願意她只好點頭“是有那麼一說,一個遊方道士說的,這孩子不宜嫁人,不然也不會耽誤到現在。”
程氏想想也是,按安家條件和安然的手藝想嫁人很容易,她看婆子,婆子搖頭,真剋死自己兒子怎麼辦?本來求個恩典誰知遇到這種喪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