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了創作狀態,再說一說《夜行者:平妖二十年》這本書。
首先說一下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吧,那就是眾所周知的原因,懸疑靈異這個題材,基本上是死路一條了,這是大勢所趨,誰也沒辦法改變,所以本書的定位,是懸疑探險,再加上一個科幻的核心,用生命科學的力量,和關於量子力學的猜想,來解構中國的古代神話,以及許多傳說之中的東西。
從表面上看,它的定位其實就是《X戰警》中的變種人,一個關於超級英雄的故事。
但這樣漫威的故事內容,並不是我喜歡的。
我更喜歡有一些關於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東西,所以才會加入民國十大家這種真實存在的角色,以及《西遊記》這個核心的東西來。
我想寫一種精神,一種小人物反抗、掙扎、求存,一直到後來,昇華為“英雄”的過程。
所以就有了平妖世界的第一部,也就是關於草根大聖侯漠,一個小藥水推銷員,在瀕臨死亡威脅的面前,不但奮鬥,最終完成了拯救世界的故事。
這個小藥水推銷員,其實一直生活在底層之下,為了三餐溫飽而奮鬥,他沒有受到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沒有厲害的背景,甚至完全遊離在那種高大上的圈子之外,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在最後站了出來,將享受著最好的國家資源、並且擁有著巨大權力、以及無數人期待的天子驕子葉傅國給比了下去,成為了所有人心目之中的英雄。
這就應了那句話,叫做“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歷史,總是由這樣的小人物創造的。
而這樣的小人物,其實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也許剛剛就從你身邊走過去,也許就坐在你地鐵旁邊的座位上。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聖精神。
老子的道,老子自己守。
俠義永存。
而除了“齊天大聖”之外,我還寫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團體,這幫人叫做“遊俠聯盟”,他們曾經是清朝中葉時期,為了對付妖魔橫行而聯合起來的群體,到了清末明初的時候,達到巔峰,而因為噬心魔的謀算,以及猜疑鏈的存在,最終分崩離析,直到最後,形成了一個極為神秘的結社、九人團。
它在本書之中,經歷過了三個變化,從一開始的消亡到後來的出現,從一開始的光偉正到後來的黑化,再到結尾的翻轉,這些是我在完書之後,自我覺得十分滿意,並且認為很出彩的。
遊俠聯盟的角色變化是富有深意的,也有許多的隱喻,因為某些原因,我沒辦法去解構清晰,所以需要大家在文中認真看才能夠知曉。
事實上,通篇看下來,你們會發現,《夜行者:平妖二十年》通篇下來,其實就是三方在下棋,不管侯漠、馬一岙和其他小字輩的表現有多麼的出彩,但是下棋的人,只有三個。
一個是噬心魔。
一個是遊俠聯盟。
而最後一個,就是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道”,也就是我花了一定筆墨去說起的“蓋亞”,或者叫做“世界意志”。
《道德經》裡的第五章,有一句話,叫做“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很多人解讀有些錯誤,它實際的意思,是“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這句話雖然符合一般的執行規律,但它真的是這樣的麼?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為什麼這世界上,會出現那麼多的巧合,歷史的潮流,為何會浩浩蕩蕩,往前流去呢?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蓋亞”理論,就是對這段話進行了很好的補充。
這裡面又涉及到許多關於靈魂以及世界的猜想,我就不一一闡述了,但是想要說的,是正是基於這一點出發,噬心魔的所作所為,才有了最真實的根據和基礎,正是因為了解這個,噬心魔方才妄圖去打破它,打破那天道,它想要融合天道,最終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