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德遠大師所講的,大題目叫做“武學與修道之間的關係”,但具體的內容,其實就是關於修行與拼鬥之間的聯絡。
這世間,有很多大德高僧,一輩子都沒有跟人動過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彷彿一點兒用處都沒有。
但是很多時候,若有人冒犯的話,他僅僅只是一瞪眼,就能夠將你給震懾住。
這就是因為他常年修行,沉浸在某種精神境界之中,精神的高度,與尋常人不在一個等級之上了。
他光憑著念力,就能夠讓人放棄所有抵抗,甚至會順著這高僧的心思和想法去行事。
或者潛移默化,或者當頭棒喝。
然而這樣的事兒,需要非常高深的境界,也需要與佛祖有極為密切的精神聯絡。
畢竟腦子的複雜程度,是世間僅有的,更多人難以達到,那麼怎麼辦呢?
四肢和身體,反而是最好操縱的。
所以就有了武術。
這是最末端的手段,也是最直觀的體現。
古人透過與野獸的搏鬥,開始漸漸的明白了這種“術”,而透過與人之間的搏鬥,與無數種族的鬥爭,最終將其昇華,化作了各種流派與手段。
而到了後來,人們現,當這種手段達到極致,都會符合某種特定的規律。
而這種規律,似乎是接近於構成整個世界的底層規則。
這規則,便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德遠大師的講座,裡面有著許多的乾貨,雖然裡面並不涉及到個人具體的修行方法,但是特別有指導意義。
如果聽進去了的話,會對於自己現如今的境況,有著更深刻的認識。
眾人聽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中午時間。
當信長老宣佈講座結束的時候,不少人卻是戀戀不捨,一直到德遠大師離開了,還久久不願離去。
這機會,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難得的。
下一次能夠聽到達摩院座的講座,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不少人慶幸來得值當。
隨後便是午飯時間,飯後則是休息,等到了下午兩點的時候,還會舉行大大小小的各種講座和論壇,少林和天機處請來了各門各派的領,以及成名已久的大人物,前來開辦各種型別的講座。
因為有了德遠大師的示範,這些人倒也沒有應付,認真地講。
而作為觀眾,則可以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講座去聽。
等到了下午五點的時候,擂臺會場佈置完畢,在大雄寶殿的東南側廣場,總共有三個小型擂臺,前來報名的各路豪雄,已經開始抽籤之後,比鬥起來……
&n。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