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譚雲峰老師傅挑著根扁擔,跟我們走出了楊家墩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馬一岙跟我提及“遊俠聯盟”這四個字的時候,會有那種發自內心的驕傲和自豪。
這個在我看來“中二”無比的名字,它在某些人的心中,卻是如此重要。
譚雲峰老師傅與我們素未蒙面,居然僅僅因為馬一岙的一席話,就毫不猶豫地跟了來。
要知道,這一次如果真的碰上,可是會有生死危險的。
這事兒我們並不隱瞞。
譚雲峰老師傅在村口一家小賣鋪喊了人,讓一個小夥子開著小貨車,將我們送過去,他平日裡在村子裡的威望很高,那小夥子一聽說譚師傅有事,立刻就放下了嘴裡叼著的煙,恭恭敬敬地請我們上車。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都在偷偷觀察著譚師傅,而他卻並不在意我,而是跟馬一岙聊起老一輩的故聞來,互道淵源。
他們聊得最多的,是民國十大家。
虎頭太保孫祿堂,武當劍仙李景林,神槍李書文、半步崩拳尚雲祥、臂聖張策、南北大俠杜心武、江南第一腳劉百川、神鏢李堯臣、玉面虎韓慕俠、千斤大力王王子平,這十人,在後世網路諮詢發達、可以隨手一搜的時代,或許大家能夠透過各個渠道得知一些,但當時的我,是真的沒有聽過。
先前雖然曾經聽馬一岙聊過一二,但當時的我更多的,是醉心修行,就像剛剛得到玩具的小孩,愛不釋手,無暇它顧。
此時此刻,我方才知曉這十人當年的事蹟和威望。
從晚清,到建國前,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新舊交替,外面的大千世界一下子闖入了國人視野,無數的人受難,流離失所,國破家亡,而正是這樣的大背景,使得當時湧現出了無數的大師和傳奇人物。
民國多奇人。
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值得大書特書,我聽著兩人一開始還只是閒聊一二,到了後來,卻是聊得口沫飛濺、眉飛色舞。
很難想象,這樣兩個平日裡完全沒有交集的男人,是怎麼這般一見如故、意氣相投的。
我也才知道,原來那位玉面虎韓慕俠,就連周總理都曾經追隨過他,學習這拳腳和傍身的功夫,而玉面虎的兒子韓少俠還參加了我軍,在建國後,又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同朝鮮人民並肩抗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
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歷史,而且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口述歷史,聽到這樣的典故,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榮幸。
可以說那一路的旁聽,建立起了我對“遊俠聯盟”這個名字最開始的好感。
兩地相隔不遠,但洪水氾濫,道路不通,一直到了中午,我們方才趕到了先前棲身的招待所。
我們並沒有直接在門口下車,而是遠遠停下,然後開始往裡摸去。
馬一岙顯得十分謹慎,一直在緊張的觀察著。
這件事情對我們十分重要。
沒有誰會想被人算計,而且這件事情還關係到他師父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