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衍淡淡抿了口茶,並未言語。
魏徵怒道:“梁國公,不是我想耽誤正事,而是這小子實在太過氣人,我問他有什麼辦法,他卻說,說......”
“說什麼?”房玄齡沒好氣道:“你先前說人家一個黃口小兒妄斷國家大事,現在你問人家,人家不妄斷了。”
“有錯嗎?”
魏徵噎了一下,那句話他確實說過。
房玄齡嘆息一聲,朝陳衍禮貌拱手道:“先前陛下曾不止一次誇讚渭南伯心中有大義,願意把重要無比的製鹽之法拿出來造福百姓,房某心中亦是敬佩不已。”
“而養豬之法同樣重要,事關黎民百姓,房某愚鈍,實在沒什麼好辦法,如果渭南伯有什麼高見的話,能否不吝賜教。”
“房某,感激不盡!”
瞧瞧,瞧瞧,什麼才叫說話的藝術。
不僅誇讚他心中有大義,還點出養豬之法的重要性,又貶低了自己,抬高了他。
這誰聽了心裡不舒坦?
陳衍笑著擺擺手:“梁國公言重了,小子不過有些想法而已,如果梁國公願意的話,小子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好,房某就洗耳恭聽了。”
房玄齡再一拱手,隨後不再開口。
魏徵見狀冷哼一聲,最後還是坐了下來。
給其餘人看得一陣暗自發笑。
陳衍沒有耽誤,想了想,便開口道:“怎麼說呢,其實這養豬之法,準確來說是不能一下子大規模推廣,因為百姓們不瞭解。”
“對於不瞭解的東西,對於經歷過那麼多苦難的百姓來說,只會抗拒,不會去接受。”
“既然要推廣養豬之法,必須先想辦法讓百姓對豬肉提起興趣,引起他們的好奇心,讓百姓們自己來了解,然後慢慢讓他們接納,最後習以為常!”
在場眾人一聽,仔細思索後,覺得很有道理。
與其費盡心思去給百姓介紹這個東西的好處,不如引起百姓的好奇心,讓他們自己來了解。
這樣一來,不僅沒有推廣的難處,還會讓百姓對豬肉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
比自己費勁巴拉去推廣好多了。
李承乾急忙問道:“那該怎麼樣才能引起百姓的興趣,讓他們對豬肉感到好奇,然後來了解呢?”
陳衍笑笑,“其實這很簡單,不知太子殿下為何對我家的豬肉感到好奇,甚至還想去看看我家養的豬呢?”
此話一出,李世民、長孫皇后,還有三位朝中大臣皆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