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她的眼神逐漸開始變得複雜。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阿孃,百姓,真的有那麼苦嗎?”
作為自小生活在宮中的她,實在有些難以理解其中的含義。
只覺得這首詩是那麼壓抑,壓抑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她彷彿看到一個個王朝更迭興盛,一座座宮殿豎立又倒塌。
而在那王孫貴族從不屑踏足的田野之中,一位位穿著髒破的布衣,腳上踩著雜草編織的草鞋,神情麻木的百姓,為了那少的可憐得糧食辛苦耕耘。
長孫皇后亦是目光復雜道:“這首詩,只有當你真正去看過百姓現狀,你才會真正懂得其中的含義。”
李麗質並未言語,沉默地看著手中的詩。
她不禁在想,那位素未謀面的渭南伯應該是見過真正的百姓現狀吧?
要不然,他怎麼能寫出這樣一首詩呢?
還有,自己從高陽口中打聽到的渭南伯,一定是真的渭南伯嗎?
自己又從未去了解過,怎麼能僅憑別人口中幾句話,就斷定一個人的品性呢?
李麗質望著馬車輿窗外的場景,心中暗自下定決心。
她要親自去了解高陽口中那個十惡不赦、阿孃口中胸懷大才,心懷大義的渭南伯。
“......”
“怎麼樣,少爺這身帥不帥?”
伯府內,陳衍一襲白衣勝雪,身姿挺拔如松,風神俊朗,宛如仙人下凡。
只是,他手中那提著春秋二字的摺扇實在有些出戏。
青兒有些無奈道:“少爺,您為什麼這麼喜歡這把扇子啊?”
“本來您僅憑容貌就能引得眾多千金小姐側目,加上這把扇子,您就能引得眾多千金小姐發笑啦!”
“啪!”
陳衍沒好氣地用摺扇敲了一下青兒的腦袋,“你個小丫頭懂什麼?”
“少爺我愛讀春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難道讀春秋是一件容易讓人嘲笑的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