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古寺,冷冷春雨。
風吹來,蕭蕭瑟瑟。
把一捆木柴聚在一起,篝火點了起來,稍稍帶來些暖意。
這是正殿內,頗為寬敞,只是到處都顯露著蔽敗腐朽的氣息,就連上首處供奉著的那尊大佛像,也是斷手斷腳,金身殘破,蛛網橫布。
天色已晚,外面昏暗一片,寺廟裡的很多地方都無從探察,偏殿,僧舍、廂房等地,未曾去看,不知什麼個狀況。
反正偌大寺廟空蕩蕩的,悄無聲息,寂靜得叫人心慌。
寧弈動手,弄些枝葉之類,捆成掃把,將大殿打掃了一番,今晚將就,過一夜再說。
陳唐觀望那尊佛像,沉吟不語。
曾幾何時,在殷國,釋家大行其道,香火鼎盛。大大小小的寺廟遍地開花,不管是繁華城市,還是荒山野嶺,而或深山之上,幾乎都能看見廟宇的存在。
釋家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包涵著無數分支,信奉理念,其實並不統一。而是鬆散分開的,自主的,各有各做。
與之相比,道門,也是一樣。
好比浮山觀屬於道門一脈,但它並不能完全代表道門,只是道門中實力拔尖的一派而已。
釋家支脈繁多,就更難統計。根據陳唐所知,最具代表性的,有天禪寺,京城的雁鳴寺,江南的飛來寺等……
至於地方上的寺廟,如若繁星,數不勝數。
這法元寺,便是其中之一。它位於虢若縣境內,在當地,頗有些名氣,可到了外面,就不入流了。
陳唐不清楚寺內的主持僧人等,是否有修為法力,想來應該是有些本事的。然而本事高低,就不好說了。當下看來,被邪祟入侵,全寺覆滅,想必高不到哪裡去。
那麼,究竟是什麼邪祟作惡?
先前在門外,那番妄境,它的形成,主要是由於陰氣繚繞引起的,並未顯露出太多的線索。陰氣破散,頓時原形畢露。
還有,那錢舉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陳唐倒不肯定,那錢家惡奴撒謊,故意誆騙他們來此送死——這是一種可能性,但同樣有另外的可能性。
他在佛像前沉思,寧弈忍不住道:“不矜,渴死了,得弄點水喝才行。”
何止渴,且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