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不聊齋> 第九十一章:居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居安 (2 / 3)

這個圈子,屬於真正計程車大夫階層,為官者眾。

詹陽春曾說過,官者有其氣,特性霸道,主事鎮壓。

這個說法非常恰當。

不管哪個時空的官員,基本都這面貌。本來和和氣氣的人,可一旦當上官,便換上了一副新的皮相。

舉人功名,等於候補官身,雖然還沒有真正上任當官,可也有些官氣苗頭出現。

但奇怪的是,陳唐運轉周天時,並未發現任何異常。他覺得最大的可能,便是那弱小的官氣,被天人之氣同化掉了。

這倒是相當驚奇。

根據詹陽春等人的講述,他們之所以著重在秀才階層中收購收集各種蘊含文氣的作品,主要是因為秀才的圈子中,所呈現出來的文氣比較純粹。

胡老爺一心找陳唐來當塾師,而不是選擇更高層面的舉人,甚至進士,很好地佐證了這個說法。

當官了,受官氣濡染,文氣便變得斑駁不純。

這一點,容易理解。

不少文人雅士,一旦當了官,操心各種政務,在官場上浸泡起來,時間久了,就會失去本心,難以寫出好作品。在面對官場上的傾軋,爾虞我詐時,往往不得已阿諛奉承,互相吹捧,一個個,都變成了笑面虎,甚至成為御用文人,只做青詞。

不是說當官後便沒有文氣了,而是文氣摻入了雜質,從而使得功效衰減。

練武,修道,為何需要文氣輔助,進行補益?

主要便是為了溫養心性。

練武者,必多戾氣;修道者,易生心魔。

而文氣溫補,善於中和調解。它的存在,就像是做菜時放的鹽,是調料,能讓菜做得更好吃,並且增加營養。

當然,文氣並非唯一選擇;有道家經藏;還可以選擇吃齋唸佛,讀佛經之類。

有本著名武俠小說,便是這般寫的,說有高手練武,習得多種武林絕技,獨步天下,卻因此得了武學障,致使身體抱恙,發作起來,疼痛難忍,必須修習高深佛法經書,才能化解。

這般設定說法,是一個道理。

但不管什麼家,都不會故步自封。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取長補短,汲取他家養分,乃是修煉到一定境界後,要進行的一個必然階段。

在其中,文氣便發揮出了潤滑油般的作用。

而自古以來,但凡武學大家,得道之士,從沒有單純練武修道的,閒暇之餘,寫字讀書,吟詩作詞,甚至論述專著,頗有幾分造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