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盲匪> 第二十四章 絕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 絕路 (1 / 2)

離了大院,文盛安沮喪地拖著沉重的腳步穿過了街頭。

“嘿!文老闆!今天那場祭祀和你的票號戲法比起來有過之無不及啊!”,茶館樓上一個尖調兒扯著嗓子喊道。

文盛安無心去理會這些地痞無賴,無力地向城外走去。

回想當初從山西來時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轉眼十幾年過去,人已滄桑得不成樣子。

部落與軍閥的特殊關係,票號發了一筆橫財,水天司剛剛解散,薛家敗亡不久,所有的生意都面臨著擱置,盛安票號的到來讓混亂的生意場又拉回了正軌。

藉著幾大勢力的制衡,文盛安當即將票號選擇在相對穩定的岷縣。

本著德行兼備的名聲,迅速又將規模擴大,在當地開了家分號。說來也是個善商,名義上是盛安的分號,可實則是因為看到了戰爭所帶來的無窮疾苦,讓他心有所愧。凡是有不得志的年輕人都被招攬到了分號,給上那麼一口飯吃,日子一久,文聖人的名號便在城裡傳開。

那些年,有些遠道來的生意人都不怎麼敢經過大道,他也是苦惱了一陣子,最後思來想去,還是自己繞路送銀兩,這也省去了請鏢局的錢。這麼一來,有些山頭的流寇就看中了這個有錢人,索要錢財不得,乾脆就在半路上劫道。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看似文縐縐的生意人卻是個武功了得的練家子,周圍的流寇從此也對他敬佩萬分,皆謂是個流落民間的武狀元。

直到三年前,牛頭山城的大勢力三老會被軍閥佔了地,無奈帶著人馬投奔到了岷縣城。

看著三個和藹的老頭忠實憨厚,手下人又有些本事,文盛安就大開門戶,與三老會結下盟約,為他們置辦了一個綢緞莊。一來,方便了周邊各城的買賣,二來,也拉動了票號生意往來的量,起先就這樣和和美美地過了一個多月。

可未曾料想,這個三老會的綢緞莊生意越做越大,甚至都有傳言說要相容了盛安票號。

文盛安覺得不對勁,多方打探才知道,這群人哪裡是做正經生意的。他們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繳平了周圍的流寇,搶了其他地方的過往商隊,更過分的是,就連喬家山的商隊生意也劫了。

此事再也不能忍,他決心要斷絕關係,撕毀盟約,於是票號故意關門三天,不與三老會的綢緞莊換取銀子。

三老會是什麼人?他們可不比那些山上的流寇,他們曾經也是一地的霸王,這樣一來,無非是將自己往絕路上逼。

果不其然,還沒到一個上午的時間,三老會便集結起一大群人馬踏平了整座岷縣城,凡是有心向著文盛安的人都被殘忍殺害。

被逼無奈,文盛安決定再議盟約的事,可是這個時候的三老會已經被養成了一隻猛虎,根本看不上一塊小小的食物了。

他們帶人踢開了票號,抓了文盛安的父母和孩子,逼著文盛安寫下轉交契約。

一個辛辛苦苦創辦的盛安票號從此與他再無干系,他本以為這樣就算了,也不再去與他們爭奪,因為任憑一己之力再也沒有能力去要回什麼。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當他把所有的財物都轉交後,那三老會的人又將他一家人趕出了城。

飢寒交迫之下,他又不得不低頭,回城去索要一些過活的盤纏。這一去,城裡一些商販都開始為文盛安說情,有的甚至自掏腰包。

為首的楊老大聽到耳朵裡後,立馬就將文盛安抓來毒打一頓。因為,自從坐下這座城後,三老會故技重施,將以前那種拜火祭祀搬到岷縣城,試圖要重新建立起一個屬於他們的秩序勢力。

而顯然,文盛安的影響已經波及到了很大一部分人,他們的拜火祭祀沒有了那種神聖感。為了磨滅人心,重造勢力,他們將文盛安扮作個祭祀,逢年就來城裡開壇拜火,主持拜火儀式。

今年這才第三年,三老會已經將當地民眾對於以前文盛安的敬仰磨滅殆盡,再也沒人說起文盛安的聖德之名,提起他更多的人只會想起祭祀臺上的那個充滿神秘的“火聖”請命者!

懷裡的銀票已經被折的字跡模糊,看著遠去的夕陽,他老淚縱橫,寬闊的背肌上一道道火燎的傷疤似乎就是他的人生歸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