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之間,突然颼的一聲,一枝羽箭從東南角上射將過來,一名丐幫弟子中箭倒地。
跟著山後一隊遼兵大聲吶喊衝了出來。
原來是一支五百餘人的遼兵馬不停蹄的從間道來攻,越過了斷後的群豪衝到了眾人眼前。
此時群雄齊聚,人多勢眾,而且個個武藝高強,這五百來人的一小隊遼兵實在是自尋死路,不過頃刻之間這一隊遼兵便已被殺得乾乾淨淨。
群豪打了一個勝仗,歡呼吶喊,人心大振。
範驊卻悄悄對玄渡、虛竹、段譽等人說道:“咱們所殲的只是遼軍一小隊,這一仗既接上了,第二批遼軍跟著便來。咱們快向西退!”
果然話聲未了,只聽得東邊轟隆隆、轟隆隆之聲大作。
群豪一齊轉頭向東望去,但見塵土飛起,如烏雲般遮住了半邊天。
顯是大隊遼軍賓士而來,從這聲音中聽來,不知有多少人馬。
江湖上的兇殺鬥毆,群豪見得多了,但如此大軍馳驅,卻是聞所未聞,比之南京城外的軍馬,這一次遼軍的規模又不知強大了多少倍。
各人雖然都是膽氣豪壯之輩,陡然間遇到這般天地為之變色的軍威,卻也忍不住心驚肉跳,滿手冷汗。
蕭峰叫道:“眾位兄弟,敵人勢大,枉死無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今日暫且避讓,乘機再行反擊。”
當下群豪紛紛上馬,向西急馳,之時那一陣陣令人心底發寒的轟鳴聲卻始終跟在身後老是響個不停。
這一晚各人不再歇宿,眼見離雁門關漸漸近了。
群豪催騎而行,只道只要一進雁門關,扼險而守,敵軍雖眾,破關便極不容易。
直到天明監護群雄離雁門關已不過十餘里地,但身後轟隆隆、轟隆隆的萬馬奔騰之聲,卻也更加響了。
蕭峰走下嶺來,來到山側,猛然間看到一塊大巖,心中一凜:
當年玄慈方丈、汪幫主等率領中原豪傑,伏擊我爹爹,殺死了我母親和不少契丹武士,便是在此。
一側頭,只見一片山壁上斧鑿的印痕宛然可見,正是玄慈將蕭遠山所留字跡削去之處。
蕭峰緩緩回頭,見到石壁旁一株花樹,耳中似乎聽到了阿朱當年躲在樹後的聲音:
“喬大爺,你再打下去,這座山峰也要給你擊倒了。”
蕭峰一呆,想起平生摯愛之時不免熱淚盈眶,一時間傷心欲絕,渾忘了身外之事。
忽聽得一個尖銳的聲音叫道:“姐夫,快退!快退!”
蕭峰驚愕之時猛一抬頭,遠遠望出去,只見東面、北面、南面三方,遼軍長矛的矛頭猶如樹林般刺向天空,竟然已成三面合圍之勢。
蕭峰點了點頭,道:“好,咱們退入雁門關再說。”
江湖群雄策馬向前,未過多時便已聚在雁門關前。
蕭峰和阿紫並騎來到關口,關門卻兀自緊閉。
關門上一名宋軍軍官站在城頭,朗聲說道:“奉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