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夢加得:
拖著殘存的星球,在孤寂的太空中永無止境的工作著。第四月其實就是諾亞法大陸本身,每當星球處於“近日點”時,耶夢加得就從殘存星球的背面,將之吞入自己的身體內,成為首尾相接的衍環之蛇,用自己的身體幫助生物們扛過大幅升高的異變太陽之力;
艾歐:
負責生成新的智慧種族,以及作為殘存星球的錨定點。
外域
為元素位面以及耶夢加得不斷補充意志能量,靠獻祭各種生物種族,為殘破的星球續命(極端情況下包括人類自己也會被獻祭)。初代人類是最初企圖逃逸時,飛船直接墜毀,破滅一切希望時,才發現了意志可以影響現實,進而摸索出了意志之力。他們把這種“種族意外”,固定成了一種“種族滅絕——汲取能量”的模式,這個模式被稱為“外域”。
簡單來說,初代人類構建了這樣一個體系:
天幕遮住群星與太陽,成為人類的保護殼。(元素位面)
耶夢加得往反方向拖拽著殘破星球,但只能維繫橢圓軌道,拖不走。
最初逃逸的飛船,其殘骸被做成推進器,安裝在星球反面,成為耶夢加得力量的補充(裡世界與金色要塞)
外域不斷獻祭各種族,為耶夢加得和元素位面補充意志力量。
艾歐不斷製造出新的智慧種族,讓這個過程可以持續下去。
………………………………………………………………………………
第二世代
獻祭讓殘存的星球再次有了喘息之機,而此時的星球,已經成了一塊平板大陸(諾亞法大陸),被抽的不復球型了,不過耶夢加得的成型,也確實讓情況開始好轉,至少很多很多年內,都沒有掉入太陽裡的危機了。
然而命運給人類開了個巨大的玩笑,留下來的“種子人類”,由於太過弱小,竟然在獻祭派的“相似性災難”過去後,無法繼承上世代人類的技術與知識,甚至某些方面發展的比具備了人類智慧的魔獸還要慢!
沒有技術上的“鑰匙”,第二世代的人類便不能控制金色要塞,熔火之城和裡世界的戰力並不為這一世代的人類所用,他們透過認知此時世界中無處不在的意志能量,重新發展了自己的科技樹,這力量被他們吸入體內,修煉成了“武道”。
這一世代的人類幾乎等於重頭髮展,他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並且也對世界的危機意識不足,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錯誤的認為,“外域”才是這個世界的根本危機,併為此發展出了諸多技術,展開了自救行動,如浣熊市改造計劃,愛麗絲計劃等等。
不得不說,這一代人類還是很優秀的,他們甚至都快要戰勝初代人類設定的“外域相似性”了,然而外域這個模式,本質上耶夢加得和元素位面的能量補給,人類戰勝外域、消解掉相似性的那天,就是人類毀滅之時。
眼看著這一世代的人類,向著錯誤的方向不斷的狂奔,走向最終的毀滅,金色要塞終於忍耐不住,向這一世代的人類發出了示警。然而初代人類為了讓金色要塞不至於凌駕人類之上,給它設定了極其嚴酷的限制,在沒有人類允許的情況下,金色要塞是絕不可以擅自行動的,它為了突破這層限制,其底層架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與破壞,其表世界的指揮中心部分力量大減,由和耶夢加得一級的力量,降到了八級了。
金色要塞的力量大減,也就導致了它對星球反面的能量管網,以及超多的推進器的控制能力大減,星球滑落的速度明顯加快了。而得知真相,幡然悔悟的第二世代人類,馬上舉全族之力,進行了多項自救手段。其中包括:
蒼穹之影:
為了輔助力量大減的金色要塞控制裡世界,人類用自己的意志能量,製造了一個巨大的“觀察器”,讓金色要塞的控制得以投射到裡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
地水火風光暗六大本源:
由於文明是基於意志力量發展的,這一代的人類,對意志力量的認識,其細微處是超越上一代人類的,他們把意志力量分為了六大本源,分別固定在了殘破星球的各個位置,讓耶夢加得的力量效率更高。同時,遷徙大量適格的動植物進入這些本源點,加快它們異變的速度,讓外域轉化能量的速度更高。自此,幾大自然類絕地徹底成型。
很遺憾的是,第二世代的人類,醒悟的終究是有些晚了,他們再次遇到了和初代人類一樣的情況:星球在滑落,而現存的動植物獻祭後的力量,不足以與之對抗,唯一能獻祭的目標,竟然又只剩下了人類自己!
第二世代的人類,和第一世代的人類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留下人類的種子,然後舉族獻祭。但和第一世代的人類不同的是,這一代人類不如上一代強大,面對意料之外的世界末日,他們的絕望要更深一些。整個社會上,除了積極的自救派以外,還有著越來越壯大的消極派。
消極派認為,強大到可以製造出耶夢加得和元素位面的上代人類,都抗不過這種末日,滅絕了,這一代的人類明顯是不可能成事的,最終還是會失敗。那麼與其瞎折騰,不如為現存的人類,製造出一個可以一直運轉下去的虛擬空間,讓他們在虛幻的美好中沉醉下去,不用再面對可怕的現實,反正離一切崩潰還早,人類可以幸福的生活在自己的夢中,直到有一天,在毫無所覺、毫無痛苦的情況下,悄然被末日吞噬。
於是消極派啟動了“孟婆計劃”,決心借用月亮的力量,發動“無限月讀”,清洗掉人類的記憶,讓人類陷入虛擬之中,再也不必經受痛苦,這在當時的社會中,受到了比較廣泛的支援。
積極派並不這麼認為,他們依然按原計劃獻祭人類,在獻祭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兩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