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備森嚴的靈揚大獄裡,數十萬戰俘蓬頭垢面模樣悽慘。
靈揚大獄位於歸義州靈揚鎮內,這裡羈押了大部分秦軍俘獲的戰俘。
之所以羈押將其羈押在這裡,完全是為了廢物利用。
靈揚鎮內礦物豐富,但其地人口太過稀少,所以只能望礦興嘆。
歸義鎮首腦趙充國曾經不止一次的請求理政司往靈揚鎮移民,但他都被理政司官員以百姓故土難離之由給拒絕了。
大秦諸司之間並不是一片和睦的,他們之間是存在競爭和分歧的。
就以歸義州來論,理政司使蕭何曾經數次上書稱要將歸義州徹底收歸大秦,廢除鎮守這種落後的統治制度,但很顯然這種事是不可能讓歸化司官員接受的。
兩個司就這個事扯皮了好幾個月後,就不了了之了。
雖然兩司之間談不上什麼深仇大恨,但互相看不順眼是真的。
就這種情況下,理政司要是肯移民給歸化司,那才是見了鬼了。
沒有移民就沒有勞動力,沒有勞動力就只能望礦興嘆。
最後歸化司迫於無奈,只能由德高望重的歸化使班超出面和統兵司達成協議。
協議內容如下:
1大秦於戰爭中俘獲的戰俘悉數交給歸化司管理使用,但統兵司隨時有提走俘虜的權力。
2准許大秦武勳軍團入歸義鎮徵兵!
此協議未達成之前,統兵司的人根本就進不去歸義州,進去就被趙充國給請出來了。
靈揚大獄就是在這條協議的基礎上建立的。
所有被大秦統兵司俘獲的戰俘都會被押解到這裡,然後交由當地歸化司部門進行歸化教育。簡稱挖礦)
這些戰俘大都身體強壯,個個都是挖礦的好材料,自從有了靈揚大獄後,靈揚鎮內的礦物產量便逐年攀升,也使得秦羽加重了對歸化司投資。
“文校尉,大獄內共有三十萬通神境戰俘,二十三萬名宗師境戰俘,九萬名大宗師境戰俘,請問您要提走多少?”
大秦歸義州刺史趙充國,神色有些緊張的盯著持皇帝批條來的文鴛。
他真怕這個看上去像愣頭青一樣的年輕人,一張嘴就把大獄內的俘虜全提走。
看著像是防賊一樣防自己的趙充國,文鴛不禁有些好笑道:“趙刺史,我此來只提走十萬名宗師境戰俘和一萬名大宗師境戰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