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教授?”青年聞言聳了聳肩,“可能吧。”
他對於查爾斯教授瞭解不多,只是聽到這個名字,心中總有股怪異感。
……
某個官方組織的應對舉措正緊鑼密鼓的研發著,然而沒等他們有所成效,第七天、第八天……接連爆發的死亡大軍讓美國人的觀念悄然轉變。
憤怒抵達巔峰,但卻無處發洩,因此,人們漸漸覺得因為一個人的緣故,所有美國人,或者說所有美國人的祖先親屬都要遭殃並不是一個明智選擇,於是網路上無數人開始激烈議論,而不復之前那麼團結一致。
繼而局面愈演愈烈。
曾經那種叫嚷讓兇手嚐嚐美國厲害的話語隨著威脅增大而越發稀少,另外一種不同聲音漸漸佔據上風。
然而白宮對此卻並未回應。
無數抗議人群因此走上街道,道道義正言辭的聲音不斷蔓延擴散,而熟知民意,掌握國家話語權的各大媒體也紛紛發聲。
“在特定條件下,個人榮辱並不值得珍視,我相信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所有美國人會更加團結一致,我們也會更欽佩犧牲者對美國所做的一切。”
之前第一時間表示憤怒的美國環球日報此刻則發表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語。
“我很感激我們的總統所做的一切,是的,我們都很感激,如果他真的去做的話。”
……
“我們很希望總統先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考慮這件事,但死囚很殘忍!”
其餘媒體緊隨其後,只是語氣或含蓄或明朗,甚至有指名道姓叫勒布朗總統按照那死囚要求去做的。
民間對此儘管也出奇的憤怒,但那接連不斷的挖墳威脅實在太過嚴重,再加上許多人暗地裡事不關己,對於總統抱著看笑話的姿態。
於是聲討罪犯的聲音越來越少,宣揚叫美國總統犧牲的話語則愈來愈多。
大學、公司、各種社會團體。
公墓事件吸引了所有美國人,甚至全球國家的目光,造成的影響簡直海量。
然而在這種口風下,白宮方面卻始終沒有發聲,顯然不甘心真的去那麼做,繼而顏面大失。
於是第九天,美國華盛頓州,兩座公墓接連爆發大量死屍!
原本理智的話鋒變得愈發不客氣,原本仇恨的目標漸漸轉移,就連美國周邊盟友國也因此而陰陽怪氣的譴責總統勒布朗的自私與愚蠢。
白宮內某人具體情緒如何不可知。
只是在第10天時,在無數聲音的譴責下,勒布朗總統的推特上發出了個大大的fuck!
緊接著是一封清晰明瞭的辭職信。
舉國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