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用的底棲塑膠植物,是像海鞘一樣的“退化”發育版本——這東西的發育蘭澤最熟了,實現起來也沒有技術障礙。
人工撒下的“種子”封裝體有蘋果那麼大,其中先萌生一個有運動能力和感覺器官的幼體,遊動到塑膠顆粒濃度較大的近海大陸架,尋找到適合紮根的巖盤;固定住軀體之後,分解自身的扇狀動力翼和大部分感覺器官,用來提供展開軀體的養分。感覺器官還剩下的一點,是用來和實驗室通訊的,並且伴隨著植物形態,重新生長蔓延,用來監控整片海域。
種子需要多撒一點。因為有時候,幼體在能逃跑之前,就會被魚和螃蟹撕碎吃掉。
地球上的原生物種,十分兇殘。好在,幼體一旦紮根能長成一大片。
如果一片海域裡塑膠清理得差不多了,或者植株的設計壽命達到,一大棵植株就會脫離巖盤浮起來。大量有機物開始脫離塑膠骨幹,留在海里,餵魚;僅存的感覺器官殘餘,透過神經細胞向實驗室傳送定位訊號,找人來撈它。
不過,實驗室的最新設計加上了對潮汐的判斷公式,以後一大堆塑膠可以自己乘著潮水衝上海灘。
老總顯然覺得,讓蘭澤抱著一大堆榮譽出鏡,是非常有面的事兒。可以展示出企業的責任和擔當。蘭澤姑且認為,這是公司老大對他顏值的肯定。
蘭澤最早在“人造飛行生物”的宣傳片裡,就曾經出過鏡;那次的效果還挺轟動的。
這次拍攝的東西有一堆。他的臉就是背景牆,主角是公司的產品。
再想轟動,要麼靠機緣巧合,要麼靠多花錢。
相對來說,維持常規熱度比較划算。
上午拍攝間隙,蘭澤吃了個學生塞給他的大“仙桃”,到了午飯聚餐,肚子一點也不餓。就聽著老總給大家展望未來。
“仙桃”實際上是生命設計專業的幾個高年級研究生合作設計出來的。都是蘭澤自己的親學生。
他們發育出一棵分了好幾岔的植株,植株每天結三個果子,結出的是無核的漿果,掛三五天就成熟了。因為是為人類量身定製的,一個果子中包含人類八小時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形狀顏色都像個饅頭。
一天三次,一次一隻。口服。
學生們給植株起的名字是“全營養人生伴侶”……
不過結的果子就叫成“仙桃”了,公司老大取的名。
實際上果子沒什麼用。因為人還是想吃飯。
優點大概就是,酸酸甜甜,還挺好吃的?
蘭澤以前建議過,讓他們做烀豬蹄的口感。被自己的親學生給懟了。
公司老大也認為水果好。可以往古代神話上面靠。神話版人參果太驚悚,凡間版人參果太普通。還是大仙桃好。延年益壽,誰都想吃。
這果子雖然沒用,但是逼格夠高。
大客戶來參觀,端一盤子仙桃招待——排面!
下一步,老大打算把買下版權的“全營養人生伴侶”往藥品上靠。
傳統中藥經方的正確用法,是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調整方劑的。這個“人生伴侶”,完全可以改一改,做成“用藥伴侶”。一天兩次結出量身定製的口服藥或者大藥丸子。只是還需要開發出號脈用的腕帶,這玩意要麼長在植株上,要麼能和植株建立資料連結。深層結構需要用到神經通訊細胞,這是本公司現階段掌握的大殺器。用出來,才能展示出碾壓式的技術代差。
名貴藥完全可以用這麼一棵“用藥伴侶”包裝一下,為病人微調漿果成分,為藥物增加“量身定製”的附加值。那就是治病救人的真·仙桃了。
所以老大就是老大。“全營養人生伴侶”,居然還可以廢物利用。
學生們拿到了賣設計的錢,對後續開發也是幹勁十足的。
蘭澤覺得,他們好像根本就不想回學校答辯了。那就……隨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