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人類更新計劃> 第679章 陸軍忽然有了存在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9章 陸軍忽然有了存在感 (2 / 3)

早餐桌上,張荷吸溜了一碗加了橙色鮭魚籽的愛心生日面。

吃完麵,狀態就明顯不同了。

這和麵條,和魚子醬,和麵霜都沒關係。

“嗬……是時候參加年會了。”張荷放下碗,擦了嘴和手,散發出鎮定自若的氣場。

“後天下午出發。”蘭澤回應說,“趁著去首都圈,我打算順便去拜訪兩位老人。”

“我現在召集人手開會。你參加嗎?商量一下派員參加核工業部年會的事情。”

“如果需要我到場的話。”

“嗯,好。算你一個。”

去年的核工業部年會,張荷跟著蘭澤去見新式核聚變引擎的設計師,其餘時間都跟在他身後,帶著末末一起瞎混。

今年她帶隊參加核工業部年會,西北航校派出的一幫人跟著她混。

這也是她工作交接的一部分。

航校的技術團隊在今年承擔了一部分引擎測試的工作。

年會期間,她帶著技術團隊來做工作報告,和其他測試團隊的人員見面,和研發組討論下一步工作內容。同時,校內接手引擎測試工作的一位技術副校長也前來交接工作。事情不多,但頭緒略有些雜亂。

對於航校來說,技術與培訓,實際上是一體的。

新型引擎的研發,對於整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文明,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因此,航校對於引擎測試工作的重視程度,並不亞於培訓地外工作人員的主業。

事實上,航校的人員培訓本就有兩部分:優秀的地外工作人員;優秀的航天工程師。

一直以來,國內對地外人員的培訓受限於各種客觀條件,最頂尖的地外人員總是出自聯合體,用於聯合體。

在人口資源短缺的年代,在地面和近地空間站工作的航天工程師,比起到處亂飛的地外人員死亡率低多了。工程師活著更安全。

實際上,航天工程師的培訓,才是國內各級航天學校的強項。陸軍旗下的西北航校也不例外。

但是這樣一來,航校水平的高低,就只能靠地外培訓的水平,來拉開檔次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