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最終放棄了鼓勵結婚,專心應對起人口出生率來。國土上的男男女女,不管你結不結婚,反正都有義務為社會延續做貢獻——留下孩子。
上個世紀,逐漸完備的社會撫養制度下,從來沒見過爸爸媽媽的小孩子,越來越多了。
畢竟成年人的職業生涯,並不限於工作日的上班時間。
像小姜這樣,把蘭澤當成他的工作物件。讓小姜抽空去育兒所,生兩三個孩子完成任務,他還能做到。找個女人結婚,每天下班回家?每年保持不超過小時的上班時間?相濡以沫一輩子?開玩笑吧!
365乘以20小時的上班時間,他反而更自在一些。
婚姻,實際上是職業之外的另一種“事業”。在傳統社會中,是男人的一份“家產”,是女人的一份“職業”。經營這份共同事業的產出,就是子孫後代;經營得成功,家大業大,子孫後代就能具有生存優勢和更高起點。皇帝的兒孫,起碼也能封個藩王、貝勒什麼的吧。
而在現代社會中,以社會為整體進行人類的職業分工,男人和女人成為廚師、會計、工程師……已經有了一份全身心投入的事業,怎麼可能還容得下婚姻這種“事業”的存在呢?
神州的結婚率逐年下降,根本上是社會經濟制度的進步造成的。
婚姻不再是一種事業,只是生活方式中的一種……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和異性生活在一起。最終婚姻成為了珍貴的古董,和愛情繫結在了一起。
不過,神州女性,本身也是很神奇的存在。
幾千年來,她們基本上不屬於傳統的“傳統社會”。在布匹和絲綢可以當錢用的年代,她們就是民間造幣廠。男人管吃飯:農夫種地,一家人有糧吃;官員的俸祿,也是米糧。而勤快女人的作用,是讓一家人有衣穿、有錢花。葛麻絲綢,撐起了漢唐強盛,魏晉風流。
到了宋朝發明紙幣的年代,女性的正規職業才變成相夫教子,看上去和地球上其他的“傳統社會”差不多。不過同時也出現了一大批正常的傳統社會沒有的打工人:從織女到訟師,什麼行業的都有。
到了現代,神州全部的職業勞動力,有一半是女性。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畢竟人口比例中,女人只佔一半。
靠女性勞動力支撐國民經濟的“富強部分”,基本上是華夏神州幾千年來的老傳統了。
非得把職業女性都趕去結婚、“迴歸”家庭,既不經濟,也不道德。
為了結婚率,一路掉頭回歸傳統社會的國家,也不是沒有,最後,都成為了文明的泥沼。像什麼東半球的阿爾卑斯共和國,西半球的新英格蘭人民聯邦……其實他們的生活也還好,也就是窮點,亂點,精神生活豐富一點,大廟華麗一點。很值得去旅遊參觀,拜一拜垂死聖人像??和抱胖娃娃的娘娘像?,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
人類這麼有創造力的物種,總有辦法扎堆生存下去。怎麼可能非結婚不可呢?
蘭澤現在就非常想找人結拜。同樣是集體生活,人多了熱鬧。
蘭澤帶兩位女士和三個孩子下了飛機。
小王已經帶著車,等在機場了。家裡的工作站安排了別人守著。小姜同志辦事妥帖。
蘭澤懷疑,三隻熊孩子沒衣服穿的事,跟他提一下,也能迅速得到解決。
但為了自家兒子的私事,他開不了口求助。還要臉。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