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人類更新計劃> 第731章 毫無用處的思緒紛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1章 毫無用處的思緒紛飛 (2 / 3)

“什麼溫度、風速、溼度、偏光、磁場測量之類的入門書有沒有?”

“你是什麼都想測量啊?你是到底要感測器,還是要測量?”妖精問他。

“都要。”蘭澤反正都不懂。“測量什麼型別資料的感測器我都要。”

他強調:“書要薄點的。”

“那你自己寫啊!算了。接著。”

衛妖精陸陸續續發過來幾本書。還都是入門書,內容講得非常簡單。

這些書的優點,大概就是涉及到亂七八糟的各種感測器,介紹得特別全。缺點就是太像兒童讀物了,具體內容一點都不詳盡,該有的誤差曲線也沒有,圖文特別簡單。

蘭澤需要的就是這種,能當索引就行。他打算看到喜歡的,再找找原理,翻譯成核酸語言。發育出來,就是他的生物感覺器官。

他隨便瀏覽了一會,扯了張大紙,畫了個磁感應線圈……不漂亮,塗掉。重新畫了個順眼的。

所謂磁感應線圈,其實就是把電線繞成螺旋形。

以、這、個、為、基、礎,可以實現大部分測量。

唯一的問題是,他在細胞內部,怎麼長出電線來。還得是螺旋形的。

核酸分子就是小螺旋,很容易擰出鬆緊合適的大螺旋。但拿遺傳物質刷一層功能團來導電,容易出亂子。

唔……這個先不管,一會再說。

他又扯了張大紙,畫了個完整的章魚眼結構。這是地球生物進化出的,最先進的眼。

人類文明的很大一部分的感知和測量,都可以依靠對“光”的分析來實現的。雖然人類視覺有很大缺陷,只能察覺所謂的“可見光”波段,但人本身就是一種視覺生物。科技拓展了人類的視覺,不可見的波段,人類也用視覺來模擬。

依靠感光裝置,可以方便地整合人類文明全部的“光”測量手段。

地球生物發展出的各種眼睛,不論是否帶有成像結構,都可以簡單地歸納為“集光器”。視覺的基礎,是感光細胞對收集來的光做出生理反應;所謂視覺,實際上是神經中樞對大量感光細胞提供的資訊,進行計算的結果。

人體的各種感覺,產生的真正位置是大腦。感覺器官,只是給大腦提供了海量的資訊。大腦在資訊處理的過程中,對各種資訊刪減計算,在雜亂無章中識別出對“活著”有用的東西,創造出“世界”的景象。

蘭澤看著章魚眼,琢磨著,有不少遠距離測量手段也都可以整合在視覺中。包括鐳射測距,光譜和溫度……

資料分析全部交給他的三八位量子神經元構成的三八腦。演算法能搞定的事情,都不是問題。現在的關鍵是採集環境中的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