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澤自己雖然能力一般般,但當初上學的時候刷課、刷專著、刷論文的勁頭,腦子沒病的人都不可能有。刷得太多,就成了見識。
不管哪行哪業,天賦卓越的人都是成群結隊的。拉開差距的唯一方式,其實只有拼體力。那時候他不懂這個道理,屬於歪打正著。
構成神經系統,需要很多種細胞。最重要的是會放電的神經元細胞,由突觸互相連線。
思維,就是放電。
既然蘭澤已經降到了細胞的層面做概念設計,神經系統已經根本不用考慮了。他只把設計神經元細胞,當成設計一臺電腦。
這樣一來,完成神經元功能的細胞,也不一定非得放電。
細胞內的活動,天然是量子級別的。在有輻射存在的情況下,製造量子糾纏很容易。
只需要整理一下……利用核糖體結構做一下規劃……
蘭澤設計了一串量子運算單元,可惜的是,因為核糖體的分子特性,怎麼也湊不齊64位,而且他還需要留足校驗位。
他算來算去,湊來湊去,搞了個蛋疼的38位量子運算單元。這38位之間可以互相糾纏疊加。
再多來一位,能耗成倍增加。細胞裡提供能量的還是傳統結構的線粒體,供能速度有可能先撐不住。
核能細胞器蘭澤倒是設計過,但還在核工業部的任務列表中靠後的位置,沒做出實物。暫時不能指望。
至少從細胞能耗方面考慮,38位運算單元,目前的價效比是最高的。
以後可以用八叉推演看看,還有什麼大分子比核糖體更合適的……這次先湊活著。
蘭澤在運算單元上面套了一層膜結構,封裝了一下。
包裹起來之後,樣子就像超小的線粒體或者葉綠體似的。
這麼小的東西,一隻細胞裡完全可以放一大堆,以4096個為基數十六行,十六列,堆起十六層)排個隊,放幾萬個不成問題。
先少放幾個看看,整數64個八進位制的100,沒毛病)也可以排成四行四列四層。
……64個放進去,細胞裡立刻亂成芝麻燒餅了。蘭澤添上一條結實的長肽鏈,把64個芝麻全掛在了藤蔓上。
64個芝麻之間的通訊,如果依靠肽鏈的話,需要改肽鏈結構,搞不好藤就酥脆了。
蘭澤靈光一閃,反正校驗位夠用,讓出三位來做個量子通訊……就叫做通訊子好了。
細胞在組裝小芝麻的過程中,通訊子位置糾纏的鈣離子分離。那三個量子位,每位交出去一個鈣離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