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最強大的力量基本都聚在這座皇城。
宮裡四尊銅像沉默了千年,從不過問皇權之爭,現在依然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每隔千年,這樣的四尊銅像,就要換一次。
只要這四尊銅像在,哪怕天下其餘七十二州,共犯大商,突降奇兵到皇城,也只能無功而返。
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因為那四尊銅像沒有表態,便都如同以往,繼續著平日職司,彷彿那四位皇家兄弟的爭鬥與他們毫不相關。道家,農家更是隱於江湖,向來不問世事。
大商底蘊之雄厚,天下僅此這一國。
在宮部身前,是八千餘真靈武者。
真靈前三境七千餘眾,中三境一千餘眾,真靈七境三人。
大商最能打的,基本一半都在這裡了。如果紀行在這裡,一定會感到幸運。因為此處八千餘人,隨便拎一個都夠他喝一壺。
宮部低頭看著養心殿前盤伏數萬年的巨大神龍金塑,心裡想著,自秦時起帝王便信仰的龍圖騰,難道真是個死物?
如今大商正統,乃是太庚皇帝。
太庚皇帝在位二十年,政績頗佳,可以說是極少見的賢君。
只是這位皇帝登基時,卻並不是那麼順暢。
二十年前。先皇駕崩,未料到太子也跟著薨斃。
那時大商有兩位大臣,陳平,周勃。一文一武。這二人手裡拿捏著大半個商國命脈。
恭親王暴虐無常,背後是周勃。禮親王城府極深,背後站著陳平。
當時的恭親王,禮親王,還都是三皇子,四皇子,二人都不敢稱帝,又互相鬥得你死我活。
二皇子,也就是後來的太庚皇帝,當時在西北宋千會營中。聽說京城形勢之後,他深知周勃陳平恐怖,這兩位皇弟將來必然鎮不住,便召來宋千會,說要回都城。他也不簡單,是個極聰明的人,卻不同於三皇子,四皇子。他一身氣竅不通,無法習武,練到武人三境便無寸進。是個短命的。
大商又重軍功,這些皇子若是沒個散人境,基本就意味著手裡捏不住兵權。
道理也很簡單,若是有人來刺殺,這些皇子手下的真靈大能護衛,聲音吼得大了點,都能把他給震死。這樣的皇子,哪裡有資格掌兵?
而手裡有了兵權,一介凡人之身又哪裡捏得住這樣的權力?
他手裡雖無兵權,且知道習武不成,便讀了許多書,卻也讓他養出了不錯的氣度與眼界。先皇見他雖然體質孱弱,氣度卻是不凡,十分欣賞,便讓他去西北找宋千會,屆時立點軍功,將來也是個不錯的閒散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