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負刀> 第594章 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4章 嶽 (1 / 2)

伊賀天正帶六道走了,這回是真的走了。他帶著六道一路離開了大和,去了極北冰原。在那裡沒有靈氣,只有十分荒蕪的原始山林。伊賀清楚,繼續留在大和,六道一定會死,而他已經答應過會照顧六道,他自然不會忘記自己的承諾。

隨著伊賀帶著六道消失,大和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政變。沒有人知道六道失去了功力,失去了記憶。唯有一個扶桑劍客乘一葉舟,船頭坐著一個頭戴寬大斗笠的老頭,在離開大和的同時,也留給了大和一連串的疑問。

紀行回到了太山,他現在十分著急,因為他從六道那裡得到了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六道的這一份大禮,堪比是將一條通天坦途硬生生搬到了紀行眼前。因為從紀行得到了宇宙律的一部分領悟之後,他就知道該怎麼進行下一步的修行了。

身處泰山之巔的紀行,將目光投送到了正在海上漂流的六道和伊賀。

六道明明已經失去了一切靈力與記憶,卻似乎若有所覺,他抬頭看向某個方向,然後慈和地笑了笑。

此時已是酷暑盛夏,天上太陽如一顆火球向著大地噴吐著炙熱的怒火。

延綿不絕的青黑大山腳下,山根如雄奇有力的大手緊緊抓在這大地之上。在這大手的背後,是大商一位冠古絕今的奇人在操縱著這一切。熾烈的陽光烘烤著這延綿不絕的青黑大山,將這長達萬里的山脈烘烤得越發焦黑。

在這座山上的每一塊石頭都在釋放著熱浪,熱浪蒸騰的背景下,一隻只黑色蟻蟲竟然還能在這寸草不生的石縫中存活。一隻蟻蟲生翅,隨後振翅高飛,乘著熱浪帶起的大風飄搖著就上了九天。而在這天上的高空,竟然突兀地出現一堵黑色高牆,高牆如有生命般不斷向上生長,似要將這天空分成兩半!

太息!

一柄巨錘攜風帶雷“當”的一聲巨響敲擊在這黑色高牆之上!巨錘威能無匹,只見那還未凝實,質地仍舊有些脆弱的黑色高牆被這巨錘轟然砸出一個大坑!之後大坑又迎來一斧,一鉞的猛烈敲擊!直到坑坑窪窪的高牆被一道玄黃之氣掃過,這組成高牆的黑色岩石登時變得堅不可摧!

子刊收起巨錘,光著膀子,露出一身雄壯肌肉,雖汗流浹背,卻滿意地笑了,“如此一來,這山有了過風之缺口,便能順應四時,將西楚等地的天象惡劣影響降到最低了!”

放眼望去,原來此地僅僅只是這巨大工程的一角,墨家數萬弟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這將將生成的山腰砸出來一個個分叉,便是為了讓這座山更像山。因為如若真是造出來一道高牆,阻隔了雲氣風水在這天空中的流動,莫說西楚燕地,就是整個大商西北都要旱成一片戈壁!

與此同時,陰陽家的高人立於不斷生長的山頂,佈下一個個威力奇絕的禁術法陣,也順應天時地利佈下一個個雲雨陣法。他們的活看起來最輕鬆,實則最為艱難,因為一個不慎,而他們當中許多人又遠非圖騰的對手,弄不好就會因為法陣與所在圖騰相沖而陣毀人亡!

且陰陽家的佈陣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他們不光要保證這座高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不影響別國水利,還要確保這座大山能夠變得更加堅固。這可是要承受天外異魔攻擊的天下脊樑!

而在一片高山之巔,一襲一襲的白衣頭戴高冠,手持經典,高聲誦讀著儒家經義!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一道道浩然正氣就這樣不斷融入那玄黃之氣當中,使這高山有了天命加持的浩大!日後面對異魔之時,這讀書聲自會成為異魔的“心魔”,能削弱它一絲力量也是極不簡單的!

農家來的人只有一個,那便是農家首席。農家首席瞧著面目似老漢,黝黑短瘦,一雙腳卻大的出奇,且十根腳趾大大分開如盤踞在大地之上。老漢攤開手掌,看了看握在掌心的那幾粒沙土,十分不捨。隨後老漢深深嘆一口氣,直到最後也沒有什麼動作。

如果是別人,也會不捨,因為老漢手中捏的可是傳說中的仙器!老漢自己不太相信這個世界是有神仙的了,但是他手中那幾粒沙土,還真是隻有天界才有的息壤!老漢知道,只要這麼幾粒息壤,這座大山便會長出富含生機力量的泥土,而且數百萬年也不會貧瘠下去。但是讓他知道這可是天界才有的東西的話,怕是任紀行好話說遍他也捨不得了。

老漢之所以遲遲沒有撒下這息壤,是因為他在等,等這大山功成,他才可以將這點兒泥土放下。屆時息壤自會加固太山,更會拔高太山的高度,使之更容易衝破蒼穹。

名家的人忙著在這玄青色的大山上刻下每一個圖騰,每一個參與進來建造這座大山的人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匯聚了一個人的力量。列點陣圖騰雖說是趕鴨子上架,這個時候卻也早已不是被紀行逼著繼續這曠古絕今的巨大工程,而是被這大勢所趨。

道家來的人很少,只有兩個。一個是自稱大天師的小姑娘,名作張三可,如今明明已經歲數將近一甲子,卻還是小姑娘模樣。一個叫做含本道,瞧起來也很年輕,但是比那小姑娘還要大上二十歲。道家沒落至此,只能在這裡幹看著。而他們倆能在這裡看看,其實是紀行暗中授意。紀行暗中囑託將他倆請過來這件事,曾經的小姑娘張三可並不知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諸子百家的人還來了很多,但是也僅僅佔了這太山山脈的一半。更多的是天下慕名前來的英傑。李離,桑復,紅線,秋玉堂,鄒顯之,東海無名,十越,以及紀行的老熟人紅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