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行怒瞪一雙虎目道,“我本是一江湖客,流落天下無依處,與大和並無半點干係,你要是再不知死活,休怪灑家刀下不留人!”
重甲忍者哈哈大笑,“那你動手啊!黑蓮奧義後繼有人,就算我死了又何妨?”
紀行一看這傢伙腦子裡裝了糞,不禁十分頭疼,“你好自為之吧!”
此地不宜久留,說罷紀行大步離開。重甲忍者強撐著以劍杵地單膝跪立起來,“孩子,回去吧!”
紀行回頭一看,這才注意到重甲忍者的滿頭白鬚白髮,原來這強悍忍者已經走到了風燭殘年的年頭。他不明白這些武士腦子裡想的是什麼,難道在他們心裡傳承比什麼都重要?
其實紀行有所不知。大和也曾經歷風雨飄搖,分四島,統一之後,氏族林立。然而他們的姓氏並不像大商那樣分得那麼清楚,當武士道精神出現,從此分辨他們歸屬哪方勢力,還真就是看這人所學為何。
“那你們從此地退兵,發誓不進南臨海域三百里以內,如何?”紀行開了個玩笑。
重甲忍者一怔,此次攻打南臨事關重大,背後不光是有大和的力量推動,甚至連南臨高層也有參與。要是因為一式奧義有了傳人就此退兵,那也太過兒戲。
“孩子,你對這裡有感情,我很欣賞。但是我保證很快戰亂就會結束,這裡的人,這裡的泥土,不會有半點變化。南臨還是南臨,七十二路諸侯國,也不會有屠殺發生。你過來,先前你做的那些,我們都會原諒你!”重甲忍者強忍住傷勢,言語懇切道。
紀行原本並不打算聽他說這話,但他是何等人物?自從參與過大商那場堪稱最高階的“謀殺”之後,他越來越明白禍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的道理。禮親王被怎麼玩死的他是看得明明白白,因此重甲忍者這句話一出來,紀行馬上就意識到更深層次的東西。但這種意識就像靈光一閃,他再想了一下,卻發現怎麼也抓不住,而且越使勁地想,就越感覺有什麼真相在離他越來越遠。
他知道現在不能去想,否則越想越完蛋,“既然退兵不成,那你們的和談至少也得讓一步吧?”
重甲忍者一聽紀行這口風,“那你會隨我去劍窟?”
紀行正欲開口,卻看到個“熟人”走了過來。
秋玉堂手裡還是捏著一把摺扇,他神情怪異地看著這位“影子大俠”。直覺告訴他,影子大俠的木面具之後很可能藏著一張他很熟悉的面龐。但是影子大俠氣息彪悍,實力強勁,他又一時想不起自己在哪裡見過這樣的一位高人。
疑惑歸疑惑,事還是要做。秋玉堂先對重甲忍者深深一禮,而後再向影子大俠行禮,“大俠,白象皇宮有請!”
紀行這才環顧四周,暗中已經有了許許多多實力超過他的人物,秋玉堂能來此地,看來南臨高層要請他喝杯茶的意思很明顯了。但他現在一點也不怕,因為一是自己的實力足夠逃生,二是匣中所藏射神弩可在關鍵時刻發揮極大作用,三則是傷刀在手,他即便不是處於不敗之地,最起碼自保有餘。
於是紀行大方點頭,“在下也早就想看看南臨第一大聖地,白象皇宮。只可惜身份卑微,就怕剛剛接近皇宮就被人亂拳錘死!”
秋玉堂一聽這話,就知道這位影子大俠一定是個久居深山的高人,於是他對那重甲忍者道,“先生,既然是一場誤會,那你們不妨來日在敘,皇宮裡的貴人在等。”
重甲忍者知道他的身份再怎麼也不能和皇宮裡的那位相比,但他的傲氣仍在,因此只是點點頭。秋玉堂見該說的話,該行的禮都差不多,便對紀行道,“大俠,隨我來吧。”
紀行便跟著他,“兄臺怎樣稱呼?”
秋玉堂拘謹道,“不敢當大俠的兄臺,在下僅僅修行三百年,還請大俠提攜。”
紀行嘬了個牙花子,乖乖!三百多年!當他太爺爺的太爺爺都嫌老了!
“我不喜人稱我前輩,你我便兄弟相稱!”紀行道。
秋玉堂一看,這位影子大俠的確絲毫不顯老態,“如此在下便佔便宜了!”
紀行點頭,“就這麼一步一步走過去嗎?”
秋玉堂搖搖頭笑道,“自然不是,我們從地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