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割據後時代,規模最大的戰爭徹底爆發。
王秦按住關中的三十餘萬大軍不動,繼續保持與成水華的對峙,與此同時,派出軍中的騎兵,分成多股,繞過西京,開始侵擾西京後方的郡縣。
眼下,是農耕的重要時節,成水華將各地的青壯全部抽調至西京,留在各郡縣的百姓,基本都是老弱婦孺。
農耕的重擔落在了他們的身上,就算是沒日沒夜的耕種,也難以比上之前的效率。
握住這些青壯的成水華,一面對峙漢軍,一面在西京以西耕種軍田。
成水華心裡也明白,秋收各地的收成會銳減,指望各地繳納糧稅來維持軍隊補給,是不可能的,只能耕種軍田,來保持軍隊所需。
至於各郡縣,自給自足即可,朝廷不會向他們徵收糧稅。
但漢軍沒有這麼好心,多股騎兵繞過西京,侵擾各郡縣,這些漢軍騎兵,沒有屠殺百姓,只是破壞生產,擾亂各郡縣的民心。
各郡縣的防禦力量有限,根本不是這麼騎兵的對手,看到百姓生產被破壞,官員們都知道,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秋後若是顆粒無收,百姓沒有糧吃,就會捱餓,捱餓的情況下,會做出什麼?
要麼衝擊官府,要麼化作流民,四處搶掠。
而前方的將士若是知道自己的家人都在捱餓,哪裡還有心思打仗。
成水華對此惱恨至極,他抽調兵力,分成多路軍隊,堵截這些漢軍騎兵。
漢軍騎兵靈活多動,一旦發現己方人數不是齊軍的對手,立刻就會退走,與其他騎兵回合,然後再回頭與齊軍廝殺。
一段時間下來,各郡縣和齊軍被漢軍騎兵攪的暈頭轉向,傷亡頗重。
成水華接連摔壞了好幾個硯臺,他派人去求普特蘇瑪,讓他借調一支騎兵給自己。
當前的情況,只能由騎兵對付騎兵,齊軍的騎兵只剩幾千人,曾經的重騎兵團,在前幾次戰役中,折損嚴重。
但考慮普特蘇瑪反覆無常,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太子,成英。
他已經抵達了丘陽,在丘陽組建了小朝廷,開始招兵買馬,積極構建防線,囤積糧草。
附近有好幾個小部落都前來投靠,既然是草原部落,那麼必然有騎兵。
成水華當即給成英下了旨意,命他組建騎兵,迅速派往西京。
漢齊雙方的爭鬥,還只是小打小鬧。
考慮到沙羅的突然揮軍,王秦暫時放棄了與成水華決一死戰的念頭,倘若隴南丟失,他就立刻率軍後退至秦關,儲存力量,如此一來,大漢仍會保持對成水華、普特蘇瑪的優勢。
畢竟這一戰關係重大,即便是屢戰屢勝的王秦,也不敢輕易玩命。
曾經的他,一無所有,可以拼,就算輸了,也無所謂。
現在不同了,他是一國之君,有千萬子民,有無上的榮耀和威嚴。
他反而有了顧慮,輸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