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十六年春。
大漢開國皇帝王秦於三月初三,岱山之上,祭天。
祭天之後,王秦繼續行進,往燕都而去,他想借此機會,視察北方民情。
然而抵達燕都沒幾天,王秦就突發惡疾,一病不起。
這可急壞了一眾隨行大臣,天子突然病重,若是撒手人寰,新君就將繼位,國家、朝堂的勢力格局,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誰都知道王凜性子柔弱,難成大器,根本震懾不了群臣,到時候這天下,不說四分五裂,也必然會有動亂。
燕都行宮內,太醫和地方的名醫,進進出出,商議救治之策。
禁軍統領荊棘持矛守衛在殿外,寸步不離王秦。
許平和一些大臣入內檢視皇帝的病情,只見王秦面色蒼白,神志不清,看上去只怕是時日無多。
“必須送陛下回洛都。”
有幾名官員說道。
許平臉色一變,他是這群官員中,級別最高的,現在皇帝病危,一切事務應該由他主持。
許平道:“陛下身體急轉直下,在沒有穩定病情前,我認為不應移動,暫時就在燕都歇養,等什麼時候有所好轉,我們再議。”
程理皺眉道:“陛下病危,國家震盪,現在應立即送陛下回洛都,穩定朝局,即使有意外,也能確保權力順利交接。”
許平冷笑道:“陛下臨行前,已經命太子監國,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就算陛下出現意外,太子也能繼位,你這個時候,明知道陛下病危,轉移會加劇陛下的病情,還堅持要送陛下回洛都,是何用意?”
程理一時語塞,他辯論不過許平,只能悶悶的扭過頭。
“現在陛下不省人事,這裡由我做主,所有人都不得擅作主張,不得對外透露陛下的病情,若是引起天下驚亂,我絕不手軟。”
許平厲聲道。
“一切聽從許國公吩咐。”
大臣們拱手道。
回到自己居住的庭院,一隻熟悉的白鴿出現在許平眼前。
許平上前從白鴿的腿上,熟練的取下信條。
攤開一看:屬實?
許平在紙條的背面提筆寫道:行事。
然後他將信條綁回白鴿的腿腕,給白鴿餵了些米粒,將白鴿放飛。
洛都。
王凜監國,在馬踐等人的輔佐下,一切政務進行的還算順利。
實際上,馬踐的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內閣和六部的官員,都是王秦精挑細選的,就算皇帝完全不理政事,國家在十年八年裡,都不會出現大的亂子。
所以王凜每天的任務就是審閱和蓋章,下面遞上來的摺子,內閣基本都做了相應的對策。
皇帝病危的訊息一傳來,朝堂上下一片震驚,但在馬踐和王凜的維持下,還是迅速穩定了下來。